原標題:首都高校學習落實市黨代會精神 為打造高水準人才高地貢獻高校力量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閉幕後,首都高校掀起學習落實市黨代會精神熱潮。各校紛紛表示,新時代首都發展前景激動人心,使命催人奮進,要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城市建設等方面為打造高水準人才高地貢獻高校力量。
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北京要努力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要堅持‘四個面向’,自覺履行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表示,該校將重點部署攻克一批戰略性、顛覆性技術,建好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積體電路學院、碳中和研究院,在高水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體系化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人才培養方面,黨代會報告提出,積極打造高水準人才高地,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打造梯次合理的首都戰略人才隊伍。作為黨代表,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教授董超芳在第一時間將黨代會精神分享給了該校師生。她表示,該校將依託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等高水準科研創新平臺,開展從0到1的原始創新和典型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努力實現新材料領域技術瓶頸突破。
首都師範大學創新學習形式,通過梳理黨代會報告中事關首都發展的新詞、熱詞、常用詞,針對“四個中心”“四個服務”“五子聯動”等應知應會的關鍵詞、專有名詞進行名詞解釋並推送給師生學習,加深師生對報告中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新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推動黨代會精神入腦入心。
黨代會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本市堅定不移從北京發展轉向首都發展,從單一城市發展轉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從聚集資源求增長轉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謀發展,從城市管理轉向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表示,“四個轉向”引領城市深刻轉型,為高校發展帶來難得機遇,“要抓住新時代數字技術人才培養新趨勢,堅持數字化賦能、智慧化管理、系統化建設,在服務北京和國家發展戰略中找準定位和增長點。”
探索構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積極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北京建築大學黨委書記李軍鋒説,黨代會為北京城市建設指明新的發展方向,該校將堅持高水準特色型大學定位,積極為首都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把握未來工程教育規律,構建“三師”人才培養新模式;聚焦首都發展重大需求,建設特色學科生態新體系;發揮特色學科人才優勢,探索服務首都發展新途徑。
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要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表示,作為市屬外國語高校,學校主動制定並深入實施了《服務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行動計劃》,成立區域國別學院(研究院),承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文化公園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並積極推動北京翻譯協會、北京漫畫學會、北京旅游學會等陸續落戶二外,主動擔當新時代首都發展責任與歷史使命,為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