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務下沉街道鄉鎮 家門口享“同質同效”辦事體驗 副中心政務服務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日期:2022-04-13 09:3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智慧服務下沉街道鄉鎮 家門口享“同質同效”辦事體驗 副中心政務服務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從前,街道鄉鎮政務大廳不能辦理區級事項,只能在副中心政務大廳統一辦理,如今,城市副中心20個街道鄉鎮政務服務大廳全部布設了政務服務智慧一體機。企業、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與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同質同效”的辦事服務體驗。少跑路、減材料、減時效,城市副中心的政務服務再次跑出了便民加速度。

  數據跑路方便居民申請補貼

  隨着街道鄉鎮智慧一體機的落地,殯葬領域惠民政策——北京市無喪葬補助居民喪葬補貼數字跑路運作模式開啟。

  這項改革帶來的便利,永樂店鎮社保部門工作人員豐雪英深有體會。喪葬補貼是區、鎮(街)兩級聯動行政給付事項。以往,鎮裏居民死亡後需要辦理這項業務,要由家屬帶上相關的材料到鄉鎮社保大廳,所需材料包括死亡證明、火化證明、戶籍登出證明、申請人有效身份證件等。豐雪英每月將初審通過後的材料集中報送到通州區民政社會事務工作部門核準。永樂店鎮離通州主城區約30公里,每次往返少説也要兩個小時。

  2022年1月,該事項進駐通州區政務服務大廳。區民政局、區政務局、政務大廳技術支援人員、接件人員頻繁對接商討,從工作任務需求、運作流程、模組功能三個方面共同設計出喪葬補貼事項在政務平臺線上操作的運作模式:由申請人攜帶材料原件到鎮(街)政務大廳自助終端申報,經鎮(街)社保部門核實、受理、初審後,經政務服務平臺線上提交到區級民政部門核準。

  如今,隨着永樂店鎮的政務服務智慧終端一體機投入使用,這一模式順利實現。對於申請人來説,只需在鎮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指導下掃描上傳申請資料,進行電子簽名,即來即辦無需等待集中報送;對於鎮社保部門來説,可以實時線上報送電子圖片材料到區民政局,無需每月乘車報送紙質材料,剩下的只需數據跑路即可。同時這一模式也方便了民政部門,收到的電子材料更加規範、有序。

  4月初至今,通州區民政局已接到鎮(街)通過政務平臺線上報送的喪葬補貼申請35件。“隨着相關硬體、軟體建設的投入,喪葬補貼事項數字跑路線上操作運作模式將繼續深入推進。”通州區民政局社會事務工作科相關負責人表示。

  小客車指標業務下放到街道鄉鎮

  政務服務“向前一步”,給辦事群眾帶來的是不斷升級的便利。以交通政務事項辦理為例,在2022年3月14日以前,企業群眾要辦理交通類事項,只能去通州區交通局大廳的6個人工窗口,由於大廳面積狹小、業務量大,辦事人經常排起長隊。3月14日,原大廳關閉,通州區交通局審批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入駐了副中心大廳,從前臺轉為後臺會審系統工作人員,為辦事人辦理審批和答疑解惑。辦事人進入政務大廳刷身份證或刷碼後就會自動分配到一台自助機,所有事項都在自助機上辦理,隨時可以與後臺工作人員視頻連線,極大提高了辦事體驗和辦事效率。

  “雖然在原來的大廳可能五分鐘就辦完了,最多半天,但是趕到大廳可能要花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多小時,特別是漷縣、於家務、永樂店這些比較遠的鄉鎮。隨着智慧自助機陸續布設到各街道鄉鎮,大家都不用出村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交通業務就近辦,非常方便。”通州區交通局工作人員介紹。

  其實,目前大部分交通類的事項都已實現了網上全程辦理,但由於辦事人的網路操作水準參差不齊,辦理時常會遇到困難。“很多市民都習慣到現場來辦理事務,比如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群體、老年群體,他們更習慣面對面的交流。最典型的是小客車指標事項的辦理,尤其是臨近搖號資格確認的時候,市民忘記密碼了,原先的手機號不用了,還有人擔心自己在家操作不好會耽誤搖號等,往往會選擇來大廳讓專業人士指導一下才放心。”工作人員介紹。

  如今,市民在家門口的街道鄉鎮政務大廳自助機上就可以申請辦理小客車指標類事項,還可以通過一鍵呼叫功能與後臺的工作人員視頻交流,實現雲端“面對面”。

  政務服務走進園區

  政務服務智慧一體機不僅下沉到了街道鄉鎮,還走進了企業密集的園區。前不久,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運河商務區都設立了智慧政務服務終端,以資訊技術助力提升預約申報、諮詢輔導、材料提交、審批反饋、跨域協同的全流程智慧化服務水準,按下政務服務進園區“加速鍵”。

  辦理企業只需提供營業執照、相關人員身份證、申請表,再填寫基本資訊,上傳辦理事項所需的材料即可。提交申請以後,材料通過智慧終端直接傳輸到後臺人員處進行審理,待審批通過,終端會列印一張用於領取結果的受理憑證,企業可選擇郵寄方式獲取憑證,縮短了業務辦理時間,提高了服務企業的效率和品質。

  辦理過程中,辦理人可隨時向現場工作人員諮詢求助,還可以通過視頻連線向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求助。服務終端累計可辦理企業業務三千余項,不僅可以辦理城市副中心的政務事項,還可辦理市級事項,以及天津濱海新區、廊坊和北三縣地區的“跨省通辦”事項和11個區的“跨區通辦”事項。(陳施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