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錢袋子”“菜籃子”代表們都放心上了

日期:2022-03-08 07:3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百姓的“錢袋子”“菜籃子”代表們都放心上了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3月7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北京代表團舉行媒體視頻連線採訪,厲莉、趙曉燕兩位人大代表走進視頻採訪室談履職,提建議。

  厲莉代表: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每個小小夢想能夠慢慢地實現。”談及自己四年多來的履職感受,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厲莉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心中的感慨,“小夢想對於我而言,就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守平安的初心。”

  作為一名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的法官,在履職期間,厲莉結合日常審判工作,發現民間借貸領域存在諸多亂象,包括高利貸、校園貸、套路貸、裸貸等現象。基於諸多實踐積累,近幾年,她陸續提出了將非法放貸行為入刑、修改合同法借款合同章節等一系列建議。

  此後,厲莉欣慰地看到,在各方的持續推動下,她提出的不少建議都陸續得到了落實:暴力催收行為入刑,民法典明確禁止高利放貸,兩高兩部聯合出臺司法政策打擊軟暴力,職業放貸被認定無效……

  2021年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而針對地方金融監管的問題,厲莉也曾在2019年的全國人代會上提出儘快制定地方監管條例的建議。一次次發揮專長的認真履職並收穫“迴響”,讓厲莉倍感振奮,也更覺重任在肩。

  2021年,厲莉調到北京金融法院後,工作更與老百姓的“錢袋子”分不開了。北京金融法院受理的案件中,一半以上都與金融消費者保護和中小投資者保護相關。2022年全國人代會,她帶來了關於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建議——就業問題同樣關係老百姓的“錢袋子”。

  厲莉説,隨着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也在快速發展。她呼籲,支援新就業形態發展,給予快遞從業人員、網約車司機、共用設計師、家庭教師等新就業形態從業者相關保障,加強新就業形態制度供給,儘快出臺與之相關的勞動法律制度體系,保障相關從業者的利益。

  趙曉燕代表:增強鮮活農産品供應鏈韌性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産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所長趙曉燕,本職工作是研究農産品採後保鮮與加工。作為來自農業科研一線的代表,履職五年來,趙曉燕始終關心老百姓的“菜籃子”,一直圍繞農業農村發展和農産品保障供應提出建議,且有多條建議被吸收進相關政策法規。

  2019年,她在全國人代會上提出的有關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建議,得到了相關部委的回復,並被納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的《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通知明確規定,設施農業允許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佔補平衡。

  2021年全國人代會上,趙曉燕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強我國鮮活農産品應急保供體系建設的建議。她説,這是她履職這幾年收效最好的建議。2021年年底,商務部印發的《關於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中,便體現了建議中的部分內容,如規定建立完善省際間和本地區聯保聯供機制,健全有關工作方案;加強市場運作監測,及時預測,及早預警等。

  在2021年建議的基礎上,趙曉燕繼續研究細化方案,2022年進一步圍繞如何增強鮮活農産品供應鏈韌性,保障老百姓的“菜籃子”提出建議。趙曉燕認為,可在現有農産品大生産、大流通的基礎上,強化農産品短鏈供應,加強大城市周邊蔬菜等鮮活農産品的生産,並加大對於鮮活農産品供應鏈領域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

  同時,應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共建、多元互補的生鮮應急保供機制,積極吸納電商、交通、物流等企業,參與生鮮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的共建、共擔、共用,將保供能力突出的企業納入應急保障預案,搭建鮮活農産品應急物資統一調配平臺。(張蕾 孫奇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