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城濕地版圖再擴1023公頃
懷柔城市森林公園。(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2021年,京城濕地版圖擴大了1023公頃,相當於1.5個奧森公園的面積。
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朝陽區溫榆河公園東園,濕地環繞的一處荒島上卻非常熱鬧,上千隻鳥兒在蘆葦中棲息越冬,嘰嘰喳喳叫不停。“以前這裡是幾家砂石廠,到處都塵土飛揚灰撲撲的,哪有什麼鳥和魚?”公園相關負責人説,溫榆河公園建成才一年多,小動物們紛紛不請自來,尤其是濕地附近,格外生機勃勃。
如今的京城,像這樣水汽氤氳、鳥飛魚躍的濕地越來越多。按《國際濕地公約》的統計口徑,截至2021年,北京的濕地總面積達到了6.21萬公頃。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世紀下半葉以來,因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城鎮開發等原因,京城的濕地版圖曾急劇縮減。近年來,本市實行最嚴格的濕地保護管理制度。多年建設管理,終於在南海子、野鴨湖、翠湖、馬駒橋等地喚醒了一個又一個濕地。結合百萬畝造林等工程,京郊很多星星點點的濕地組成了大尺度濕地森林板塊。
2021年8月,《北京市濕地保護髮展規劃(2021-2035年)》發佈,明確要構建“一核-三橫-四縱”的濕地總體格局。為細化分解落實《規劃》的相關要求,還發佈了近三年的工作方案。“未來三年,北京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將遵循‘先易後難、逐步落實’的原則有序開展。”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介紹,結合不同區域特點,利用有限空間,逐步在全市開展多處小微濕地修復,將是本市濕地修復工作的最大亮點。
小微濕地,指的是面積1公頃以下的濕地。鑲嵌在城鄉各處的小微濕地,更能成為動物們的重要飲水地。西山林場原總工程師閻海平説,2021年初,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利用山溝建設了小微濕地,能把夏天的雨水收集下來。2022年冬天,常年在山上巡視跋涉的閻海平發現,小動物的身影明顯比往年多,不僅有食草的兔子、松鼠,還出現了純肉食動物豹貓。
“十四五”期間,全市將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累計建設小微濕地50處以上。全市還將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以小微濕地建設為切入口,以溫榆河公園、南苑、康莊森林濕地以及沙河等濕地公園建設為重點,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優化整合。(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