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市檔案館按照國家檔案局的統一部署,將在2021年6月9日至6月15日以“檔案話百年”為主題,結合正在開展的北京市檔案館慶祝建黨百年活動,舉辦第十四個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用檔案講好黨的百年故事,全力服務黨史學習教育,積極傳播紅色文化、檔案文化,大力營造慶祝建黨百年的濃厚氛圍。
一、用檔案講好黨的百年故事,傳承紅色精神
全市檔案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歷史説話、用史實發言”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高點站位,緊密圍繞服務慶祝建黨百年和全黨黨史學習教育大局,甄選館(室)藏中有關珍貴檔案,通過推出檔案展覽、出版檔案彙編、拍攝檔案專題片、製作檔案微視頻、舉辦檔案文化講座等多種方式,從檔案的視角全面回顧和生動展現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黨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初心宗旨、重大理論成果、偉大精神和寶貴經驗,用檔案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廣泛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一是推出一批高品質檔案展覽展示活動。深入挖掘檔案文化內涵和價值,精心組織、高標準辦好有關展覽展示,用好用活檔案資源,為建黨百年慶祝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優質高效的檔案服務。北京市檔案館繼推出《播火——李大釗革命活動檔案史料展》《破曉——中國共産黨北平黨組織活動展》《紅色尋根 革命聖地——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油畫展》後,將在6月9日與市郵政部門共同舉辦《“賞郵票 學黨史”郵票展》。16個區檔案館也紛紛結合實際,推出了主題展覽,如西城的《檔案話黨史 蘭臺憶崢嶸——檔案史料展》,朝陽的《檔案話百年——回憶百年黨史 見證初心使命》展覽,豐臺的《建黨百年,“豐”華正茂——豐台區檔案館檔案圖片展》,石景山的《建黨百年主題展》、門頭溝的《紅色宛平——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專題展》,房山的《房山區革命歷史檔案專題展》,通州區檔案館與區委宣傳部等共同承辦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暨紅色通州百年展覽》,順義的《百年崢嶸 順義印跡——順義區黨史檔案陳列展》,大興區檔案局、大興區檔案館與區史志辦聯合推出的《大興黨史百件大事》展覽,延慶的《傳承紅色信念 建設美麗家園——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展覽》等,通過深入挖掘館藏紅色資源,全面展示檔案文獻中的紅色記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昌平更新《昌平記憶時光展》,以“時光·音韻”為主題,將館藏磁帶資源補充到展覽中,讓觀眾在聆聽老式磁帶重溫美好記憶的感懷中,撫今追昔,暢想未來。通州區等檔案館還推出“百年百人——紅色基因代代傳”等專題展進社區、進學校巡迴展出活動。
市屬單位也紛紛挖掘自身資源優勢,舉辦各具特色的檔案展覽。市委老幹部局的建黨100周年北京市離退休幹部入黨志願書陳列展,以獨特的檔案視角展示了老領導老同志們的初心使命、為民情懷和崇高境界,激勵人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與此同時,一些區檔案館和市屬單位推出了線上展覽。如東城《檔案話啟航——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展覽》,海淀的《初心如磐憶崢嶸 百年紅心頌黨恩》展覽,《通州——紅色記憶”主題文獻圖片展覽》、《永遠記住你——平谷抗戰老兵故事選集》等,為社會公眾提供指尖上的檔案文化服務。延慶推出延慶100個紅色故事線上宣傳活動,重溫紅色經典,傳播紅色基因。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市重大項目辦、京投公司、市地鐵運營公司主辦、市城建檔案館承辦《禮讚新時代 光影頌輝煌——慶祝建黨100周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成就》線上專題展覽,展現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軌道交通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的偉大歷程。北京農商銀行組織開展以“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慶祝建黨100周年線上書畫攝影展等。
二是推出一批檔案史料精品。市檔案館出版的《中國共産黨北京(平)黨組織活動紀實》叢書(三冊),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素材,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和收藏價值。門頭溝區檔案館出版《中國共産黨北京市門頭溝區歷史》《中國共産黨北京市門頭溝區歷史大事記》,昌平區檔案館編纂《紅色檔案 見證初心——昌平區檔案館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平谷區檔案館編輯出版《永遠記住你——平谷抗戰老兵故事選集》等,運用紅色資源助力黨史學習教育。
三是部門聯合強化立體宣傳。加強與廣播電台、電視台、網路平臺等媒體合作,拍攝製作展現中國共産黨百年光輝歷程的系列短視頻和專題片等。北京市檔案館拍攝推出《紅色報人邵飄萍》等12集建黨百年系列短視頻,西城區檔案館拍攝製作《檔案話黨史 蘭臺憶崢嶸》系列微視頻作品。活動期間,全市檔案系統將開展“凝百年之輝,築蘭臺之夢”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昌平區檔案館積極創新,採取檔案故事與語音講述相結合的方式,推出“歲月·禮讚”革命故事線上宣傳活動,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全市檔案部門還推出專題學習、檔案講座、紅色旅游、全民閱讀、座談研討等活動,進一步講活黨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西城、豐臺、石景山、門頭溝等區圍繞建黨百年舉辦紅色文化講座;石景山區檔案館將與區委黨校舉行共建現場教學點簽約儀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交通委、市三中院、市四中院、市檢四分院、北京電控、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組織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檔案專題講座等,講好紅色檔案故事,傳承好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西城、門頭溝等區檔案館與區媒體合作,設立檔案專刊專欄,彰顯檔案存史資政、育人利民的獨特價值。北京工商大學檔案館(校史館)微信公眾號推出系列專題專欄,講述紅色歷史,傳播檔案文化。
四是深入開展紅色檔案徵集活動。活動期間,市和區檔案館將深入開展紅色檔案資料徵集活動,全面徵集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在各個歷史時期形成和留存的反映重要黨史人物、黨的重要活動、重要事件的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各種載體、各種類型的檔案資料,並將為捐贈機構和個人頒發捐贈證書。海淀區檔案館啟動“慶祝百年華誕 助力學習教育——百名黨員話黨史”系列口述採集活動,在全區範圍內甄選覆蓋衛生、政法、教育系統及街鎮基層的老中青黨員代表,口述黨史、中關村建設史、抗擊疫情故事等,運用影音設備,編輯製作口述史資料,在公眾平臺發佈,用圖文喚醒不同時代人群的成長記憶,引發共鳴,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全市幹部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檔案便民惠民
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全市檔案部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堅持高位推動,加強頂層設計,堅持開放理念,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打破部門壁壘,強化聯動協作,完善長效機制,最大程度整合資源,在推進檔案惠民便民方面持續發力,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推進異地查檔、跨館出證服務。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檔案服務品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檔案利用需求,市和16個區檔案館繼2020年推出婚姻登記檔案“異地查檔、跨館出證”一站式服務後,2021年又緊鑼密鼓籌備推出利用率較高的知青檔案的跨館利用服務,以實現更多民生檔案資訊資源共建共用。此次提供跨館利用服務的知青檔案主要包括知青上山下鄉、知青返城、知青子女入戶三項內容。為做好這項工作,市檔案局、市檔案館指導各區檔案館對照檔案目錄數據庫結構,整理上傳128萬餘條知青檔案目錄數據,並開展了模擬測試、系統驗證等相關工作。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將於6月9日國際檔案日當天正式面向社會推出。
二是推進婚姻檔案跨部門共用。為解決群眾在各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婚姻登記事項時查閱原始婚姻登記檔案的不便,市檔案局、市檔案館與市民政局積極研究,拓展跨館利用系統功能,實現婚姻登記檔案跨館、跨部門共用利用,形成資訊一處匯聚、多處共用的工作模式,確保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為加快推進此項工作,市檔案局、市檔案館、市民政局多次召開對接會,就共用方式、網路環境、軟硬體配置等問題達成共識,形成《北京市婚姻登記檔案資訊跨部門共用協議》,明確了三方的職責任務。將於6月9日正式簽訂協議,並陸續在全市推開此項服務。
三是實現開放檔案目錄網上集中查詢。為改變各區檔案館因無獨立網站,僅在利用服務大廳提供開放檔案目錄查詢的落後現狀,市檔案局、市檔案館立足人民立場,把人民群眾對檔案工作的所需所盼作為工作重點,大力推行檔案館開放檔案文件級目錄網上公開,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檔案資訊的利用需求,讓人民群眾共用檔案事業發展成果。組織16個區檔案館在“北京市檔案資訊網”整理上傳當年開放檔案文件級目錄,實現全市國家綜合檔案館每年統一開放一批檔案並通過因特網公佈目錄的目標。目前,已上傳開放檔案文件級目錄30余萬條,年代主要集中在1984年至1990年。該項服務將於6月9日正式面向社會推出,屆時,連同市檔案館89萬餘條開放檔案目錄,公眾可通過“北京市檔案資訊網”隨時隨地查閱17家國家綜合檔案館120萬餘開放檔案目錄。
四是持續做好檔案開放工作。市檔案館和區檔案館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服務人民群眾,加大檔案開放力度,規範、有序做好檔案開放工作。
2021年,市檔案館將面向社會開放12個全宗24747件檔案,涉及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機械設備成套局(北京都成諮詢有限公司)、北京市財政貿易學校、北京化學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北京市體育運動委員會(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西單商場、北京友誼商店、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市郊區旅游開發實業公司等單位,形成時間為1949至1996年。這些檔案從各個側面反映了北京社會發展、變遷的歷史軌跡。同時,2021年市檔案館將再次向社會開放館藏資料6133件。
國際檔案日活動期間,16個區檔案館共開放檔案近26萬件,年代主要集中在1984至1990年,門類主要為文書檔案,內容涉及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鄉鎮形成的涉及經濟、農業、林業、畜牧業、生態、醫療、企業改革、民政、教育、表彰等。其中,延慶區檔案館開放檔案34053件,西城區檔案館開放檔案29540件。
市屬單位也結合實際,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北京農商銀行將於6月9日在全行範圍內試運作2005年-2013年總行存量紙質檔案影像化文件線上查詢功能,方便查檔利用;北京工商大學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活動,為師生校友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線上預約服務、豐富查檔方式,併為廣大校友提供查檔資料郵寄服務;北京建工集團在國際檔案日期間設置展臺,就幹部職工關心的人事檔案、幹部檔案、管理類檔案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三、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助力冬奧成功舉辦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縱深推動京津冀檔案事業協同發展的關鍵一年。為進一步加強區域聯動,加快推動形成更加緊密協同發展格局,經與各相關單位協商,市檔案局、市檔案館將於國際檔案日期間在京牽頭舉辦“十四五”時期京津冀檔案事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簽訂儀式暨檔案信息化工作研討會,就“十四五”期間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共同推動京津冀檔案事業高品質發展進行深入交流,確保“十四五”時期京津冀檔案事業協同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2021年也是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國際檔案日期間,石景山等區檔案館將推出“助力冬奧,有你有我”主題圖片展,以身邊人、身邊事記錄對北京2022年冬奧的期待與熱情;開展“我心中的北京冬奧”為冬奧祝福留言活動,邀請機關幹部、社區群眾、學生等為2022年北京冬奧留言祝福,為冬奧助力,為冬奧添彩;舉行冬奧照片徵集進館儀式,全面留存全區為冬奧服務相關檔案資料。
四、推進檔案普法宣傳,提升檔案法治意識
2021年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年。國際檔案日期間,全市檔案系統將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幹部群眾檔案法治意識,積極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市檔案局、檔案館圍繞“檔案話百年”為主題,聯合製作推出了檔案宣傳海報。東城、通州、懷柔、密雲等區將舉辦檔案法治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景區等活動,西城、大興、懷柔等區舉辦檔案知識競賽活動,房山、懷柔、延慶等區將通過微信、微網志、區融媒體等宣傳檔案法律法規知識。平谷區檔案館將深入鄉鎮開展“檔案服務趕大集”活動,播放京東大鼓《便民查檔來學習》、機器人現場演示等形式,積極向百姓宣傳檔案工作;以農村廣播、文藝演出、發放《檔案利用二十問》宣傳材料、現場解答相結合的形式,向村民宣傳檔案查閱規定、方式等內容。市二中院利用現有訴服大廳電子屏宣傳展示檔案法,在電子卷宗閱覽室開展“新檔案法宣傳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方式,向來院當事人面對面宣傳新檔案法、現場指導當事人網際網路閱卷操作併發放操作指南。
此外,國際檔案日期間,各館將繼續推出檔案查詢體驗活動,開放檔案查閱利用大廳,向公眾介紹檔案館工作流程、查檔手續、檢索方法、服務方式等知識,現場體驗檔案原文數字化技術環境下便捷的查檔流程,讓社會公眾現場體驗婚姻登記檔案跨館、跨部門利用的查詢過程。延慶等區檔案館還將開放特藏室,進一步拉近檔案工作與社會公眾的距離。海淀區檔案館在“海淀檔案”微信公眾號開設“雲游海淀”欄目,展示海淀悠久歷史、名勝古跡,帶領網民穿越時空,賞美文、觀美景,做好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文化篇章;平谷、延慶等區檔案館還將開展贈書活動,將多年來出版的檔案編研成果贈送給全區各單位、社區、村,傳播檔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