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近兩年完工項目啟動品質“回頭看” 居民訴求集中小區將儘快改造
上下水管線改造,一戶不同意,樓上樓下一串都做不了;老樓加裝電梯,一戶不同意,一個單元門都做不了;護窗欄拆除,多幾戶不同意,整棟樓的節能效果都會受影響……老舊小區改造,處處有難點。
解民生難題,得挑“硬骨頭”啃,老舊小區改造被納入2021年接訴即辦“每月一題”。如何讓居民對老樓改造更放心?據了解,2021年,全市將推動居民訴求集中的老舊小區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儘快納入改造範圍,並對2019年和2020年竣工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進行品質“回頭看”。
老樓改造回應“民聲”
“改完一年,下水不堵了,環境變美了,大家都特別高興。”5月13日,泥洼路30號院住戶王淑芬在社區花園內愜意地享受着初夏的陽光。她的身後,簡潔乾淨的住宅外立面是改造後的新模樣。
位於豐臺街道的泥洼路30號院,房齡27年,王淑芬住了21年。私搭亂建、侵佔公共空間、上下水管線老化堵塞,多年積累的老毛病,降低了她的幸福感。
2018年,泥洼路30號院、32號院一併納入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計劃。“聽説政府花錢改造,大家都挺高興,可一説為保證節能效果要拆除各家安裝的487個護窗欄,抵觸就來了。”豐管路社區黨委書記謝飛回憶,一了解,原來是擔心沒了護窗欄家裏不防盜。“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謝飛“吹”來了區房管局和項目管理單位,調整了設計方案,在更換節能窗時增設了防盜橫桿和金剛紗網。“老舊小區改造,居民認可是難題,今年,我們要更聚焦百姓關心的事情,努力回應居民意願,應改盡改。”豐台區房管局副局長史衛紅説。
推動訴求集中小區納入改造
上樓不再愁、停車不再愁、垃圾清理不再愁,這是小馬廠南裏小區住戶田斌的“新”生活。
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小馬廠南裏小區,屬於標準的老齡化社區,年滿60周歲的住戶佔比達七成,加裝電梯一直是懸在大家心頭的大事兒。2018年,小馬廠南裏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除了外墻節能保溫、規範停車位、架空線入地等內容外,加裝電梯也被納入改造範圍,一次性為居民加裝了16部電梯。
“改造前,社區居民投訴很多,2020年底改造完成後,投訴也沒了。”西城區住建委老舊小區科科長郭華剛説,在西城區,受益於改造政策的老舊小區累計已達620萬平方米,惠及50萬戶常住居民。然而,還有更多老樓居民呼籲,希望自家小區儘早納入改造範圍。“今年,我們將更側重於發揮居民主動性,培養主動申請的意識。”郭華剛透露,西城已確定將32個小區列入2021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計劃。
近兩年完成改造老樓需100%回訪
“等到改造時,陽臺漏雨的事兒一定得關注。”臨近汛期,崇文門西大街4號院的住戶紀女士又開始擔憂房屋漏雨。居民盼著老樓列入改造計劃,更盼改得好,特別是外窗漏風漏雨、上下水恢復和外墻防水這三類問題。
從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了解到,為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品質安全監管,確保老舊小區改造成為放心工程,全市將組織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品質“回頭看”工作。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的建設單位或實施單位,要對2019年、2020年竣工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品質進行回訪自查,建立檢查臺賬和問題清單,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督促參建單位閉環整改,要做到項目回訪自查率100%,整改完成率100%。(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