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2025年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預計達1600公里
搭乘軌道交通從中心城區到平原新城僅用半小時,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力爭完成改造,下雨天主城區積水點實現動態清零,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6%……今後5年,這些“小目標”將逐一實現。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為市民配備‘全周期管理的管家’,創新超大城市現代治理。”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起草組成員近日介紹,到2025年,北京“大城市病”治理將取得明顯成效。屆時,北京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預計將達到1600公里。
交通
市郊鐵路運營里程將達600公里
“十四五”期間,更加強調軌道交通對城市空間結構調整和功能佈局優化的引導。到2025年,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預計達到1600公里,軌道交通佔公共出行比例提升至56%。
其實,軌道交通不僅指地鐵。“本市要構建圈層式、一體化軌道交通網路,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起草組成員説,今後5年,北京將建成豐臺站、城市副中心站等大型交通樞紐,推動鐵路與城市交通資訊共用、安檢互認,便利換乘。
1600公里軌交運營里程中,有600公里來自市郊鐵路。按計劃,北京將實施市郊鐵路建設行動計劃,構建市郊鐵路主骨架,整體提升城市副中心線、東北環線、通密線,推進S2線南段通勤化改造,新增京門—門大線、京九線等線路。同時,本市也將加快建設平谷線,推進城市副中心線、京九線等向環京地區延伸,拓展快速通勤服務範圍,探索靈活多樣的票制票價體系。
探索快慢線交叉運作
本市將織補、加密、優化中心城線網,建設麗金線、CBD線、11號線西段、19號線北延等線路,提高重點地區線網密度,增強就業中心與居住組團間快速聯繫。
綱要草案披露的4條線路中,麗金線是將麗澤商務區與金融街實現軌道直連,正在研究穩定線路方案;CBD線即28號線,除了服務CBD,還將保障改造後的北京東站;11號線西段即冬奧支線,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接駁大興機場線的19號線一期正在建設,未來將繼續北延,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範圍。
這些線路中,具備條件的線路還將實現快慢線交叉運作和同臺換乘。起草組成員解釋,快慢線交叉運作是指同一條線路上一部分列車變成“大站快車”,“甩”掉需求弱的車站,更快地把遠端乘客送達目的地;同臺換乘則是最方便的地鐵換乘方式。
“十四五”時期,北京還將實施1號線與八通線貫通運營等改造工程,一批地鐵老站也將迎來綜合性改造提升、增設換乘通道和出入口,市民期待的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等也將建成。
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
路網規劃方面,將加大中心城區次幹路、支路建設力度,不斷提高路網密度,暢通道路微迴圈,加快實施京良路西延等跨區道路工程;減少道路隔離護欄。
本市在“十四五”時期將實現“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推進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發展智慧停車,推動居住區和臨近單位停車資源共用。
“綱要草案提出了健全居住停車認證機制,其實就是要滿足百姓家門口的停車需求。”起草組成員解釋,本市將規劃建設自動化立體停車設施,優先考慮新能源車配給,實施差別化停車供給與收費政策。
減量提質
中心城規劃總建築規模動態零增長
“北京‘十四五’規劃會深入落實新總規,科學實施減量提質。”起草組成員介紹,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中心城區規劃總建築規模控制在8.5億平方米左右並實現動態零增長。同時,加強建築高度、城市天際線、第五立面、城市色彩等管控,塑造特色鮮明的城市風貌。
城鄉産業用地佔城鄉建設用地比重保持在25%以內;中心城區居住用地將優先用於建設租賃住房和中小套型共有産權房,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地區適度提升居住用地供應規模與比重;增加大站快線、市郊通勤鐵路沿線居住用地供給。
“北京將推進地下空間立法,實現地下交通、公共服務、商業等功能複合利用。”起草組成員説,CBD、金融街等商圈地下空間改造將在“十四五”時期完成。
中心城優質資源向新城有序精準轉移
中心城將迎來品質提升:中軸線上,將提升北中軸奧林匹克中心區環境品質,強化南中軸地區發展統籌;二環到五環的存量居住區空間品質將提升,五環外東壩、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等空間功能將拓展。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建設中心城和平原新城“半小時軌道交通圈”,有序引導教育、醫療等中心城區優質資源向新城精準轉移。
值得關注的是,一個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微中心—新市鎮—特色小鎮—小城鎮”網路型城鎮結構也在規劃中浮現出來。
其中,“微中心”是以軌道交通帶動,圍繞望京、順義、昌平等站點佈局建設多個軌道微中心,除了有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接駁,還將佈局生活性服務業、文化娛樂等功能;“新市鎮”則是圍繞重點廊道和主要交通沿線建設,首先將推進建設魏善莊、長辛店等8個新市鎮,“一鎮一策”打造産業聚集區。
城市更新
2000年底前建成老舊小區力爭改完
“城市更新”成為北京未來5年的關鍵詞之一。
北京將力爭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精準實施適老化改造、加裝電梯、綠化改造,補充便民設施和停車設施。同時,實施100萬平方米危舊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改造;基本實現在施棚改項目“銷賬”,新啟動一批群眾訴求強烈的棚改項目;完成平房區6000戶住戶申請式退租和4000戶修繕。
本市將有序推動700處老舊廠房、低效産業園區騰籠換鳥;推動約500萬平方米超十年樓齡甲級寫字樓升級改造;提升王府井、西單商圈的國際化水準。
資源
用水總量不超30億立方米
綱要草案給北京用水總量設定了天花板——30億立方米以內,並實現零增長。
實現之道也已經給出:“節”——水資源節約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供水管網“逢漏必知”,實施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增”——本市將實施南水北調中線擴能工程,加快研究推動東線調水工程,“十四五”時期總調水規模力爭達到60億立方米。此舉將讓2025年北京地下水開採量力爭降至14億立方米,平水年地下水位穩步回升,局部漏斗區水位明顯回升。
“優”——建成溫泉水廠、河西第二水廠、河西第三水廠,結合老城雙修建設改造供水管網1000公里以上。“治”——主城區積水點動態清零,建成北運河通州段、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等。(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