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結構封頂 將設3000平方米電動“天窗”

日期:2020-09-01 08:1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結構封頂 將設3000平方米電動“天窗”

  8月31日上午9時,隨着最後一根6米長的鋼梁穩穩吊裝到位,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鋼結構工程全部完成,較原計劃提前76天實現封頂。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將在2023年全部建成,將可達到國內綠色建築三星標準。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是本市重點項目,是強化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的重要設施。項目總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建成後將與國家會議中心一期共同組成總規模超130萬平方米的世界級會展綜合體。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將承擔主媒體中心(MMC)功能。2021年7月,項目將按時交付冬奧組委。

  作為冬奧會開工最晚、體量最大、任務最重的工程,從建設之初,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就面臨着工期緊、難度大、標準高的重重壓力。北辰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相較已建成的國家會議中心一期,二期規模是前者的1.5倍,工期則比前者還少了一年。項目主體結構複雜,總用鋼量達12.6萬噸,相當於3.5個鳥巢的用鋼量。整棟建築由36562件構件組成,其中最大的構件重達67噸,相當於40輛轎車重量的總和。

  自2018年12月主體部分奠基開工以來,項目施工現場日新月異,2019年11月15日,開工不到一年,主體部分地下室正負零樓板全部澆築完畢,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躍”出地面進入地上鋼結構施工。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工地現場面臨巨大的復工壓力,全體參建人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克服重重困難於2月9日復工。工人不能返京,項目就組織各承包單位租大巴車“走村入鎮”,定點將工人接到工地大門口;為彌補人員短缺,項目重排施工計劃,加大機械投入;相關方面跨省為原材料廠家協調復工復産、物資運輸等難題,盡全力保障鋼構件的進場供應。

  4月16日,項目首層兩個超大無柱空間正式亮相;6月27日,鋼屋頂開始滑移,總投影面積達2.6萬平方米的鋼屋蓋於7月26日實現合龍,僅用時31天。在多方努力之下,項目突破多重難關,終於搶回並趕超原節點工期。

  隨着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進入外立面幕墻安裝、廣場景觀、機電設備安裝、室內裝修等專項施工階段。施工單位北京建工集團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經理池明智介紹,專項施工階段將更加艱難——18萬平方米的幕墻體系,構造系統多達40種;屋頂3000平方米的電動可開闔玻璃天窗,面積超大、精度超高,難度系數國內罕見;機電系統管線複雜,鋪設線纜總長度將達520公里。

  為滿足政務活動和高端會議的使用需求,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處處體現着高大恢弘的氣勢。北京北辰會展投資有限公司總建築師秦中介紹,項目首層包含8000平方米的無柱會議廳以及19000平方米無柱主展廳,屋面結構選擇獨特的整體曲面大屋頂,包含兩個超大可開啟屋面,大的200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1000多平方米,這在國內非常少見。(孫傑)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