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的要求,市疾控中心迅速抽調各部門工作人員,組成8個專項工作小組,500餘人參與疫情防控。其中,現場工作組120餘人,負責樣本採集等多項工作。西城區報告一患者核酸檢測陽性後,工作人員火速集結,深入新發地市場及周邊社區採集人員和環境樣本、處置疫情。哪最危險,哪就有疾控人員的身影,為摸清疫情影響範圍,為首都疫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準確的依據。
當流調和溯源指向了新發地市場後,從6月12日起,市疾控中心與豐臺等區疾控中心對新發地市場開展全面流調和採樣工作,包括對市場環境、從業人員、相關農産品和海鮮産品等,覆蓋面大、點位多、時間緊張。核酸檢測採樣任務一下達,疾控人員在工作群裏“神響應”。有的同事剛剛下班到家,掉頭就往回跑,有的正在家裏吃飯,放下筷子就出門了,還有的人直接住在了辦公室,來了任務就往前衝。這就是疾控人的責任,也是疾控人維護首都安全的情懷。
作為採樣工作的現場組織者,當日,我們根據綜合交易大樓現場情況,迅速制定採樣方案。由市疾控中心負責大樓地下一層的採樣工作,同時調集其他10個區疾控人員負責新發地其他片區的採樣工作。市疾控中心擔負的任務重,所處的環境危險,不清楚哪有病毒,現場有200多個攤位,數百名待採樣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將人員採樣和環境採樣分開,兩個小組負責人員採樣,其他小組負責環境採樣,採樣範圍覆蓋所有攤位。為準確採集樣本,就要判斷人員經常接觸的部位,對産品內外包裝、刀具、砧板、門把手、冰櫃開關等人員經常觸碰的位置進行採集,下水道、地漏、衛生間、冰櫃內表面等日常不容易消毒到的地方需要採集。採樣不是只採一次,發現陽性的重點區域要做兩次及以上細緻採樣,消殺結束後還要再採一次,以評估消殺效果。6月12日以來,市區疾控人員累計採集新發地批發市場環境樣本和人員樣本近萬件,為評估風險區域和重點人員提供了有價值資訊。
根據採樣檢測結果,不僅能確定疫情傳播範圍,摸排感染路徑和重點區域,也能為制定環境衛生標準和採取預防措施提供依據。比如,在6月21日,海淀區報告兩個確診病例,他們沒有新發地接觸史,也沒有確診病例接觸史,很難判定如何感染的。而在永定路某小區的公共廁所環境採樣中發現,樣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再結合患者自述6月12日曾在這個公共衛生間上廁所,加上恰巧這個小區樓內之前出現了確診病例,因此得以摸排出兩人的感染路徑。隨後,北京很快制定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衛生間清潔消毒指引》,指導全市加強衛生間特別是公用衛生間的清潔與消毒,這也進一步加強了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期間,每一個最危險的地方,都有我們北京疾控人的身影,通過耐心細緻的採樣,發現每一處隱秘的角落,讓病毒早日現形,無處藏身。可以説我們既是防控偵探,也是防控哨兵,北京疾控人堅定守護首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