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小支部+大黨建”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日期:2020-05-10 09:1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年底全覆蓋 副中心“小支部+大黨建”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5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提出以黨建引領提升物業管理水準。通州區發揮“小支部+大黨建”的特色黨建品牌,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將採取臨時黨支部、聯合黨支部、派駐黨建指導員等多種形式,在2020年年底前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100%覆蓋。

  要發揮黨組織在物業管理中的引領作用,首先要把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納入黨的組織體系中來。當前,很多物業服務企業並沒有建立黨組織。以通州區為例,有物業的小區300多個,其中小區物業建立黨組織的還不到10%。

  把“黨建引領”落到實處,2020年通州區委組織部將採取“小支部+大黨建”的思路,在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中廣泛開展黨組織建設。

  “支部是黨的組織框架裏最小的單元。雖然小,但極富活力和組織力。”通州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行業有行業的黨支部,行政單位有行政單位的黨支部,社會組織有社會組織的黨支部;並且還有臨時黨支部、聯合黨支部等多種組織形式。疫情防控期間,通州區成立了數百個臨時黨支部,在凝聚人心、整合資源、協同抗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組織形式也將應用到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的黨的組織、黨的工作覆蓋中來。“例如有的物業企業沒有黨員,或者黨員數量少不夠成立黨支部,那就可以幾個企業成立聯合黨支部;再比如,解決某一棟樓的物業難題,就可以聯合各方力量成立一棟樓的臨時黨支部。”

  一個支部的力量有限,資源有限,但是以共建、聯建等方式聯結成區域黨建共同體時,就能起到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協同共進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社區、服務居民。通州區計劃以“小支部+大黨建”的方式,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增強基層實力,激發基層活力。

  目前,通州區正在起草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推動社區治理水準提升的指導意見,擬出臺若干具體措施,發揮黨組織在物業管理中的引領作用。

  此前,“小支部+大黨建”破解物業管理難題的做法已經在通運街道和中倉街道試點。其中,中倉街道西上園社區黨總支與通州興華物業管理公司黨支部建立了物業服務聯合黨支部。疫情防控期間,在聯合黨支部的領導下,社區和物業制定聯合防控方案,社區防控工作始終保持“一股繩兒、一把勁兒”。

  通運街道利用黨建引領的工作方式,幫助轄區的運河園小區平穩更換了物業。新進駐的物業項目負責人是一名黨員,接手小區物業後,第一件事是向社區黨組織報到,並且堅持每月向社區彙報工作,與社區緊密協作,共同化解物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這個月,通運街道將成立街道級的物業指導中心。街道黨工委出面,聘請物業管理領域的專家團隊,指導9個社區的16家物業服務企業如何在黨建引領下,更好地為社區和居民提供服務;並將聘請第三方,對各小區的物業管理真實水準進行暗訪,發現問題即發出督辦單要求限期整改,年底還要對居民的滿意度進行測評。

  通州區還成立了黨建引領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參與社會治理領導小組,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區住建委、區委社工委、區民政局等部門共同組成,統籌推進全區黨建引領物業管理工作。截至目前,領導小組會同街道鄉鎮共調研檢查重點小區300余次,解決物業管理突出問題120余個,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完成整改360余項。(王海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