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黨政機關實現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 本市倡議市直機關黨員幹部帶頭踐行發揮示範作用
辦公室內設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二合一垃圾桶,辦公用紙單獨回收,茶水間內增設節水桶,食堂開展“光碟行動”……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黨政機關如何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做出表率。據了解,目前,全市所有黨政機關已實現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在新版《條例》正式實施之際,市城市管理委、市機關工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發出倡議,號召市直機關全體黨員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共建美好綠色家園。
探訪:辦公用紙單獨回收
在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東北角的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每一間辦公室內,幾乎都有一個二合一垃圾桶,左側的桶身外寫着可回收物,右側的寫着其他垃圾。“以前每個人辦公桌下都有一個垃圾桶,什麼都往裏扔,現在一間辦公室放一個這樣的桶,分類投放,垃圾量小了,也節省了辦公室的空間,從去年搬來副中心就開始分類投放,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一位工作人員邊説邊踩下垃圾桶的踏板,桶蓋打開,右側的桶格裏有幾張用過的紙巾,左側的卻空空如也。這位工作人員笑着解釋:“辦公室裏最常見的可回收物就是辦公用紙,我們的辦公用紙是單獨回收的,辦公室裏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可以用來放塑膠瓶子等等,這些不會每天都有。”
隨後,在這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樓道儲物間裏,這些單獨回收辦公用紙的容器——五隻牛皮色的帆布袋,每個用金屬架子撐開,整整齊齊靠墻碼成一溜兒,有的袋子外貼着“書本報紙”的字樣,有的則提示“嚴禁搬動”“統一回收”。“像這樣的環保回收袋我們每層辦公室的儲物間都有,保潔人員會隨時查看,滿了就會清空,聯繫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運走。”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機關後勤服務中心主任張蓮惠介紹説,考慮到辦公室內每天主要産生的垃圾就是辦公用紙,因此專門設置了這個回收點供大家集中投放,凡是不涉密的辦公文件、報紙、大信封、舊書本等都可以放到這裡來回收。
在茶水間裏,除了“節水桶”、常規的其他垃圾桶和“茶渣桶”外,還放置了一個廚余垃圾桶。“這是考慮到目前我們各個辦公室裏幾乎都有綠植,偶爾工作人員會在辦公室吃個水果,枯枝落葉和果皮果核屬於廚余垃圾,也要單獨回收。”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後勤服務中心物業部負責人王瑞興説,設置廚余垃圾桶後,對保潔和維護的要求就更高,“必須確保即投即清,要不然會有異味。”
減量:開展“光碟行動”,食堂垃圾減量25%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可回收物包括哪些?”……從出電梯間到進食堂,必經之路的一側擺着七八架易拉寶,幾乎涵蓋了垃圾分類各方面的宣傳知識。走進食堂內的就餐區,提示適量取餐、減少浪費的溫馨提示語也隨處可見,“以前大家吃飯,可能每次多少都會剩下一些,後來我們開展了幾次‘光碟行動’的宣傳,明顯感覺到大家每次取餐的量小了,不夠再取,但最後剩菜的很少。”這裡的食堂負責人史曉萌説。
除了就餐區,,這裡回餐區的垃圾分類也做得十分精細。從回餐區的一側開始,墻上貼着的宣傳標識和金屬垃圾箱臺面上的標籤就提示着:先撿出牙籤、餐巾紙等其他垃圾,再倒入剩菜剩飯等廚余垃圾,之後再是分門別類放置筷子、碗和餐盤的區域。“這樣大家順着走這一趟,就都分類扔好了,如果真有分的不好的,我們也有保潔員值守,隨時提示指導。”史曉萌説,通過開展垃圾分類投放、倡導“光碟行動”等這些舉措,食堂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總量已實現減量25%。
倡議:黨員帶頭踐行發揮示範作用
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黨政機關作為全市率先開展垃圾分類推廣工作的場所,整體效果如何?
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調研員吳潤江介紹,自2017年開始,北京先後在134家在京中央及國家機關、118家市級黨政機關和1660家區級黨政機關實行垃圾強制分類,截至目前,本市已實現所有黨政機關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在全市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吳潤江表示,黨政機關開展垃圾分類,要根據自身條件,因地制宜。以設置垃圾分類投放容器為例,辦公室內若具備條件,可以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容器,如不具備條件,至少也要設置一類其他垃圾投放容器。在電梯間,若具備條件,最好也要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成組設置,“至於茶水間,我們要求應該是設有可以收集茶葉渣的‘茶渣桶’和其他垃圾桶,廚余垃圾桶除非有條件,一般不強制要求設置,尤其如果做不到即産即清,很容易散發異味。”吳潤江説。此外,吳潤江表示,黨政機關開展垃圾分類,還要注重與具備專業清運資質的第三方公司簽訂服務合同,建立垃圾分類臺賬,確保垃圾分類各環節實現數量化、精細化管理。
另外,4月30日,市直機關工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發出“生活垃圾管理 文明機關先行”倡議書,號召全體市直機關黨員幹部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參與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共同維護好公共環境。(王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