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到最需要的地方踐行初心使命——市紀檢監察幹部下沉社區防控疫情側記
6時30分,天剛濛濛亮。
胡琼收拾好行裝,戴上口罩,騎上電動車,準備出發。他將騎行30多公里,從東三環來到位於西四環外的豐台區盧溝橋鄉大井村委會。
8時30分,村委會院內,胡琼和已經先行到來的張繼英、周保亮、牛雲飛、侯林會合,他們將集結前往工作地——程莊南裏小區。
這是市紀委監察委機關選派的5名幹部下沉社區(村)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一天的開始。
就在4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上,作出“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市紀委監察委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市委號召,迅速部署機關幹部下沉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2月27日,5名同志接到市紀委監察委機關黨委工作人員的電話,第二天前往大井村報到。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早就渴望到一線戰鬥的5名同志二話不説,立即交接工作,準備上崗。
“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我們理應不畏艱險、挺身而出,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到最需要的地方踐行初心使命!”下沉工作組組長張繼英堅定地表示。
大井村是北京城鄉結合部的一個人口倒挂村,人員複雜、返京人數多是其最大的特點。而程莊南裏小區作為轄區內人員密集型小區之一,共居住1378戶3600餘人。
社區入口是群防群控最重要的關口,出入都要接受檢查。“我們5個人分成2組,一組在社區門口負責量體溫,給出入證消毒。一組在社區服務中心,負責接電話,為被隔離人員送快遞。”周保亮介紹。
10時,社區進出人員越來越多,大多數居民都選擇這個時間段出門購物。張繼英、周保亮和牛雲飛既要仔細檢查身份,又要動作迅速,做到有條不紊。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3位同志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換班時,脫下手套才發現,手已凍得紅腫,但微笑仍然挂在每個人的臉上。
在社區服務中心,負責接聽電話的侯林卻遇上了點“小麻煩”。“一位身處密雲區的居民想於近日返回社區居住,打電話詢問有何政策。按照本市疫情防控規定,應當提供當地的健康證明。但該居民無法提供相關證明,還對我們發了火!”侯林有些無奈,但仍耐心解釋,直到該居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並在電話裏表達歉意。“類似的事,我們一天會碰上好幾起。我們都能理解居民們的迫切心情,必須耐心解釋,把思想工作做到位。”
12時,同志們正在吃午飯,張繼英接到了市紀委監察委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曲梅林的微信。“曲書記問我們有沒有困難。她再三叮囑不給村裏添麻煩。”張繼英向筆者展示了微信中的內容。
16時,趁着換班間隙,5名同志來到了社區旁的商超和4S店,檢查企業和公共場所落實防控疫情規定情況。“這項工作不是村裏安排的‘固定動作’,出於紀檢監察幹部的職業本能,驅使我們主動肩負起監督職責。村兩委也特別支援,有時會一起檢查。”在案管室工作的牛雲飛匆匆回答了筆者的提問,又趕回社區忙碌了。
18時,夕陽西下。
忙碌了一天的5人回到了村委會,與接替值守的同志做了交接。簡單收拾後,他們有的留在辦公室,為第二天繼續開展防控工作做好準備;有的到自己居住的社區完成黨員志願者回社區報到任務;有的趕回去照顧上了年紀的父母和尚未開學的孩子。胡琼在寒風中將自己包裹得更嚴實一些,又騎上他心愛的電動車,踏上30公里的返家“長征路”。(郭雲峰 黃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