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啟動北京國際花卉産業園建設 助力打造首都最大花卉數字貿易集聚區

日期:2025-11-17 11:14    來源:大興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近日,大興區正式啟動“北京國際花卉産業園”項目建設,助力打造首都最大花卉數字貿易集聚區。該園區位於龐各莊鎮,總佔地面積552.6畝,是在原“大興花卉”産業基礎上進行整體改造提升的重大項目。未來,這裡將打造打造國際花卉(球根)數字港、全國花卉(球根)貿易港,成為集花卉種業創新、數字貿易、産業服務、文旅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産業高地,為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設注入新動能。

  “臨空經濟+數字貿易”雙核驅動

  構建多層級發展格局

  依託大興國際機場“全球樞紐”的區位優勢,園區以“數字經濟”與“球根花卉”為雙核驅動,構建“空—陸”聯運高效通道,打造“48小時全球花卉圈”,全面助力北京建設國際交往中心與貿易創新高地。在區位佈局上,園區具備多層級聯動優勢:國際層面,距大興機場僅20分鐘車程,享有開展國際貿易的獨特便利;區域層面,融入京津冀快捷交通網路,40分鐘可達廊坊市區,並與周邊休閒旅游資源實現深度融合;本地層面,構建“半小時經濟圈”,聯動北京野生動物園、龐各莊梨花村、安定古桑園、青雲店田園文化景區等景點,並與多家在京科研機構合作,形成“産學研游”一體化發展格局。

  未來,園區將充分依託大興機場的航空物流優勢,建設高效的花卉進出口體系,推動球根花卉種源“引進來”與國産花卉“走出去”,打造具有全球輻射能力的花卉貿易樞紐。

  四大功能區協同佈局

  形成全産業鏈生態閉環

  園區規劃建設四大功能分區,形成“前研後銷、中段提質”的完整産業鏈閉環,全面推動花卉産業從種植生産到交易流通、從科研創新到體驗消費的全鏈條升級:花卉創新貿易區以前沿科研和國際商貿為核心,重點建設國際花卉種業科研中心與低溫冷庫處理中心,打造總部經濟與會展平臺,吸引全球花卉企業集聚;綜合産業服務區提供智慧溫室、日光大棚等現代化生産空間,配備專業科研支援與供應鏈服務,助力企業實現從研發到市場的全流程發展;科研生産示範區聚焦種質創新與低碳栽培等關鍵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示範應用,系統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科普休閒體驗區融合自然教育、花田觀光與親子度假等多元業態,打造沉浸式花園場景,持續拓展“花卉+文旅”消費體驗。通過四大功能區協同發展,園區將實現從花卉研發、生産到交易、服務的全生態佈局,助力北京花卉産業提質增效。

  科技賦能種業創新

  破解産業發展瓶頸

  園區高度重視花卉種業的科技研發與創新,目前已對接中國農科院、北京農科院等國內頂尖專家團隊,推動國家花卉工程中心及牡丹、菊花研究中心落地大興,助力突破花卉種源“卡脖子”技術瓶頸,實現種業自主可控。未來,園區將聚焦三大核心業務,推動産業升級與國際化發展。種業科技創新及知識産權轉化平臺:解決花卉種源關鍵技術問題,強化知識産權保護與市場化轉化;花卉國際貿易平臺:打通國內外花卉貿易通道,實現“走出去”與“請進來”高效協同;應用場景展示推介平臺:通過展覽、賽事、論壇等形式,展示花卉産業創新成果與應用場景。園區還將引入數字孿生、三維GIS等先進技術,構建花卉産業全鏈條數字化生態體系,提升産業智慧化水準。

  “三步走”戰略推進

  塑造産業國際標桿

  園區計劃通過“三步走”戰略,打造引領全國花卉産業的新標桿:第一階段夯實基礎,建設專業冷庫與智慧溫室,集中攻克花卉種源“卡脖子”難題;第二階段搭建平臺,構建國際花卉貿易體系,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開放格局,打造全國球根花卉交易核心樞紐;第三階段全面提升,推動産業鏈現代化升級,培育花卉産業新質生産力,引領中國花卉行業走向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立足大興,這片土地正從傳統花卉種植基地向“國際花港”跨越;服務北京,這裡將成為首都“種業振興”的實踐高地、“國際交往”的美麗窗口。未來,這座融合數字貿易與特色種業的現代化花卉産業園,不僅為大興注入綠色經濟新動能,更將為北京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增添絢麗色彩。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