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通州京榆舊線與通濟路一帶,正將一幅層次飽滿、色彩濃郁的秋日畫卷緩緩鋪展。其中,東西向的京榆舊線堪稱“金色主軸”,556棵金枝國槐整齊列陣,讓整條道路蛻變為璀璨奪目的“黃金大道”;而南北相連的通懷路與通濟路,則是靈動的“彩葉支線”,383棵秋紫白蠟肆意揮灑色彩,織就出絢爛多彩的秋日景致。
從京榆舊線白廟段出發,向西漫步,金枝國槐沿道路兩側整齊排列,構成秋日最耀眼的“金色動脈”。沿途的秋楓園更是人氣十足,園內以銀紅槭為主要特色,葉片似掌狀,入秋後逐漸染上淺紅至橘紅色;一旁點綴着幾株銀杏,金黃葉片在陽光下舒展如扇形金箔,紅橘與金黃交相輝映,為園區織就一幅靈動多彩的畫卷。市民李女士正帶着5歲的女兒拍攝落葉,手機相冊裏已存滿紅楓葉的特寫,“以前想賞秋總惦記着去香山、喇叭溝門,開車來回得大半天。現在出門走5分鐘就是‘黃金大道’,孩子撿槐葉、追落葉,玩得特別開心,我也能順便拍些美景發朋友圈。”
不同於普通槐樹,金枝國槐的美在於“枝”與“葉”的雙重呈現——入秋後,枝條率先染上淺金,隨溫度降低逐漸加深為耀眼的金黃色,遠遠望去像無數根“金枝”撐起樹冠;葉片則在陽光下泛着溫潤光澤,風過時滿樹金葉輕晃,仿佛流動的金色浪潮。道路中間隔離帶內的銀杏也悄然泛黃,與兩側金枝國槐的葉片交相呼應,讓整條“黃金大道”的秋意更顯濃郁。“我特意穿了淺色裙子來拍照,金枝國槐的背景太出片了!”正在人行道上擺姿勢的大學生王萌,手裏舉着相機不停調整角度,她説,每一段路的光影都不一樣,隨便拍都是氛圍感大片,回去要給室友們安利這條寶藏路線。
從京榆舊線與通懷路交叉口向西轉入通懷路,再繼續向南進入通濟路,畫風從“金色閒適”切換為“多彩疏朗”——成片的秋紫白蠟正處於觀賞期,為道路鋪就天然的“彩葉畫廊”。路過此處的騎行愛好者趙先生,特意停下車欣賞美景,“你看這葉子,一棵樹上能有好幾種顏色,深綠、紫紅、橙紅摻在一起,騎車經過的時候特別愜意,感覺生活都變美了。”
如今,這條串聯起“黃金”與“彩葉”的賞秋路線,正成為通州居民家門口的“秋日打卡地”。區園林綠化局表示,京榆舊線與通濟路沿線的秋景營造,是區域“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金枝國槐、秋紫白蠟等兼具觀賞性與適應性的樹種,既提升了道路綠化顏值,也為市民打造了“推窗見綠、出門賞景”的生態空間。目前正值最佳觀賞期,預計秋景可持續至11月中旬,園林部門也會加強樹木養護與落葉清理,保障市民賞秋體驗,接下來還將繼續優化道路綠化佈局,讓更多家門口的“秋日美景”成為通州生態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