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企業納統過程中普遍反映的“行業歸類難、時間節點惑、諮詢渠道繁”等難題,門頭溝局隊主動謀劃,積極探索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自主研發“納統小助手”服務小程式,實現企業納統諮詢“智慧判、精準推、即時達”,推動統計服務“數智”轉變。
聚力攻堅,精研需求,擘畫智助藍圖。門頭溝局隊將“小助手”的開發作為參加北京統計系統AI青年技能競賽的重要項目。一是高度重視。依託局隊青年“未來突擊隊”成立研究小組,抽選綜合科、分析應用中心、社會科的青年幹部共同參與作品開發。二是明確需求。開展多輪次、深層次的需求對接與業務研討,分析應用中心、綜合科結合調查單位審批工作要求和實踐,梳理工作流程和常見誤區,提煉出“行業精準判定、時間智慧規劃、屬地清晰指引”三大核心需求清單。三是多方調研。重點是對於技術應用的調研,圍繞“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AI可理解規則”“如何設計企業友好交互流程”等關鍵議題進行頭腦風暴,明確項目開發的業務邏輯框架和技術實現可行性,形成了清晰的實現藍圖。
夯基固本,深度淬煉,築牢知識基底。確保“小助手”的專業性和準確性是項目開發成功的關鍵。一是系統整合規範。全面梳理並嵌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納統相關規定、行業達規説明等核心政策,以全市規上單位庫為基礎,構建權威、規範的知識庫底座。二是深度提煉業務規則。將複雜的納統標準、行業劃分、時間節點計算方法等工作經驗與判斷邏輯,轉化為AI可識別、可執行的規則庫,重點解決企業業務描述模糊等複雜場景的判定難題。三是建立動態更新機制。設計知識庫與工作流的維護流程,預留與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等數據資源的對接通道,確保AI知識能夠與時俱進,適應新業態、新政策的變化。
智慧溝通,多擎驅動,暢通服務全鏈。圍繞企業諮詢全流程體驗,精心設計“小助手”的服務框架。一是建立語義分析對話引擎。確立“引導輸入-智慧解析-精準輸出”核心服務鏈,引導企業規範輸入關鍵資訊(核心業務活動、成立時間、經營地址、大概收入),通過自然語言智慧校驗,確保輸入有效性。二是打造“時空雙核”決策引擎。時間維度上,根據企業成立時間自動分析推薦最優納統申報時點;空間維度上,建立地址與統計管理轄區的映射規則,智慧判斷納統歸屬地。三是規劃智慧交互閉環引擎。提升AI智慧追問能力,多輪對話補全關鍵模糊資訊;優化線上線下服務銜接機制,為需要深度人工服務的複雜諮詢提供線下渠道,確保企業問題得到閉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