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三張“金名片”激活綠色引擎

日期:2025-09-10 16:20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編者按:北京,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踐行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書寫着生態文明建設的華麗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以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為抓手,開啟了綠色發展的新征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值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際,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結合近年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推出系列宣傳,展現“兩山”理念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綠色新畫卷。

  PM2.5年均濃度較2017年大幅下降44.9%、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8天、野鴨湖濕地成功晉級“國際重要濕地”……這份亮眼的生態答卷,正是北京延慶交出的成績單!

  近年來,延慶區始終立足生態涵養功能定位,將守護綠水青山作為頭等大事,努力打造北京美麗的後花園。2018年獲得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2019年獲得北京市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2022年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度創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顯著被國務院辦公廳予以通報激勵。

  矢志守護綠水青山

  築牢生態本底根基

  世園公園廣東園濕地旁,水毛茛正自由生長。這種對水質極度敏感的植物,如今在人工繁育下安然生長,成為“水質達標”的活指標。

  延慶的生態優勢,源於對綠水青山的堅定守護。在大氣治理上,“煤改清潔能源”全覆蓋、機動車電動化替代等舉措成效顯著。2024年,PM2.5年均濃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44.9%,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創紀錄地達到308天,藍天白雲成為常態招牌。

  這裡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力擔當”。延慶是北京市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全區擁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463種,佔北京已發現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總數的76%。植物種類達1242種,佔北京植物種類的60%。野鴨湖濕地成為全市首個、北京唯一的國際重要濕地。

  綠色福利惠及千家萬戶。城市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45.78平方米,全市第一。更難得的是,延慶率先實現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真正做到了市民“開窗見綠,出門5分鐘即入園”。全區生態環境品質指數(EI)連續五年保持優等級,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5年“優秀”,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高達97.5%,全市第一。

  此外,延慶依靠堅實的法治保障綠色發展。延慶設立全市首個生態警務站、生態檢察聯絡室,建立“海陀冰雪”生態普法驛站。創新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性治理的常態化工作模式,增殖放流司法保護基地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十年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示範基地”,有力維護生態公平。

  創新推動點綠成金

  釋放綠色發展動能

  未來,在八達嶺上空,搭載AI識別系統的電動無人機將自動巡航監測城墻裂縫、植被覆蓋變化。這是聚焦低空技術研發與場景應用的全新基地依託八達嶺長城、龍慶峽、野鴨湖等文旅資源,正在探索的“低空+生態保護”“低空+文旅服務”的融合場景。

  近年來,延慶區堅持文化創新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以長城、世園、冬奧三張“金名片”為核心引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長城“文化+生態”模式:八達嶺長城累計接待542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成為國際交往“會客廳”,實現文化遺産與生態休閒深度融合。世園“會展+生態”模式:通過“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社區參與”機制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園會”,年舉辦活動近千場,獲評“國家體育旅游示範基地”。冬奧“賽事遺産+低碳産業”模式:創新“賽前規劃—賽中減碳—賽後利用”全周期管理,延慶奧林匹克園區轉型為國際滑雪度假旅游勝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地實踐。

  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發起北京首個民宿聯盟,建成北方地區首個民宿集群“合宿·延慶姚官嶺”,“冬奧人家”等四大品牌民宿全域佈局,入選全國民宿産業發展示範區。2024年重點節假日鄉村游接待量穩居全市第一,旅游綜合收入達135億元(同比增長21%)。“聚焦特色園藝引領發展生態旅游”模式入選生態環境部首批“兩山”實踐典型案例。

  綠色産業集群強勢崛起。建設“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國際體育(冰雪)産業示範區”,現代園藝、冰雪體育、新能源和能源網際網路、無人機四大産業持續壯大。“媯水農耕”“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等農業品牌效益凸顯,森林康養、觀鳥研學、低空經濟等新業態蓬勃興起,新質生産力加速形成。

  機制創新示範引領

  打通價值轉化路徑

  如何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延慶的答案在於創新性的生態系統生産總值(GEP)應用體系。延慶落實市級工作部署,率先將GEP核算至鄉鎮級,為綠水青山精準“定價”。其創新性更體現在成果應用的“七個率先”:率先出臺GEP提升工作方案;率先制定GEP-R(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十條細化措施;首創“智慧化GEP-R提升空間管理一張圖平臺”,實現生態空間精準管控;率先建立“像抓GDP一樣抓GEP”工作機制;率先搭建GEP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率先將GEP素養納入幹部能力建設;率先開展“亮出GEP-R”行動,形成GEP-R不降低意識。

  延慶區創新性地將GEP核算結果與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分配掛鉤,開啟了生態價值量化新篇章。推動八里店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價值完成首單交易,統籌完成首輪GEP獎勵資金考核,推出四海鎮黑漢嶺“生態積分制”等創新案例,發佈全國首個區縣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白皮書》,成為全國首批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作出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深入探索與生動實踐。

  手握全國首批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和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等國家級機遇,延慶正在擘畫綠色未來藍圖。

  延慶將執“綠”為筆,持續深化GEP創新實踐與三張“金名片”動能轉化,繪就天藍、地綠、水秀、人和的美麗畫卷,為踐行“兩山”理念貢獻可複製的“延慶方案”。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