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在東城,從抗戰老兵到青少年代表,從基層工作者到社區居民,大家通過各種方式收聽收看實況直播,共同感受那份震撼與自豪,在不同崗位上抒發着對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珍視,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電視裏戰士們震耳欲聾的口號和鏗鏘有力的腳步聲,讓交道口街道雨兒衚同20號院居民李長林心潮澎湃,記憶被拉回到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雨兒衚同看望老街坊、關心老城改造的那一天。
11年來,東城區通過“申請式騰退”等政策推進老城更新改造,李長林一家也告別了幾十年上公廁的歷史,用上了嶄新的廚衛設施。“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我從小生活在這裡,見證了衚同院落的變遷,如今我在老衚同也過上了現代生活,充滿幸福感。”樸實的話語,折射出東城居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距離天安門最近的東華門街道南池子社區,社區黨委書記聶萌妹通過手機觀看了紀念大會直播。作為一名東城社工,她參與過多次重大活動的服務保障任務,深切感受到過去十年國家在文化、經濟、科技與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飛速發展。“我們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和受益者。”聶萌妹表示,東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隨着社區治理的深化與鄰里互動的加強,轄區內各社區邁向“鄰里共同體”。這一切,都讓她更加堅定“人民至上”的信仰,未來也將繼續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讓黨組織成為居民最堅實的依靠。
龍潭街道光明社區“小巷管家”馬蕾巡視完小巷後急忙趕回家,打開電視觀看紀念大會直播。官兵們昂首挺胸、威武雄壯的精神風貌,令馬蕾肅然起敬,她説:“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有戰士們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我心裏特別安穩。”自從2019年擔任“小巷管家”以來,每日巡視街巷成為馬蕾的日常工作。“我是一名有着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後發揮餘熱,為大家服務,我覺得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身份轉變,初心不改。前門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李響,曾作為海軍軍樂團成員親歷多次閱兵與慶典活動。如今雖已退役,但當《分列式進行曲》響起,他肅然起立、心潮澎湃。“從前在閱兵場上是展現國家威嚴,如今在基層一線是築牢社會根基。”李響表示,身份的轉變意味着視角的拓展。他將帶着軍旅生涯賦予的紀律意識和責任感,在社區服務中繼續踐行“退役不褪色”的誓言,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東花市街道組織轄區內100余名快遞、外賣小哥,在中國郵政、順豐、小象超市快遞站點集中觀看紀念大會直播。順豐速運快遞員王吉風感慨道:“看著官兵們步伐鏗鏘,眼神堅定,每一步都踏出了中國軍人的威武與自信。特別是鏡頭拍到那些抗戰老兵時,更讓人感到,正是無數先輩的奮鬥與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安寧。”小象超市騎手王利波表示,閱兵儀式上陸海空天列陣的壯觀場面,讓他深刻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北京市普仁醫院離休幹部、抗戰老兵李榮,和家人一起在家中收看了紀念大會直播。“看到威武雄壯的各兵種方隊,年輕的戰士們踏着剛毅堅定的步伐,仿佛在向先烈們宣告中國軍隊後繼有人。”聽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這位95歲的抗戰老兵不禁落淚,“這段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歷史,深刻印證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閱兵式帶來的震撼,同樣鼓舞着東城的青少年們。
看著紀念大會直播畫面中,每一名官兵都身姿挺拔如松,昂揚闊步向前,眼神裏帶着堅毅與自信,北京市前門外國語學校初二年級學生王雨晨的心中騰升起陣陣敬仰。前不久,王雨晨剛剛榮獲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稱號。作為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大紅樓)的首位全程講解紅領巾志願者,她用超過1600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長,講述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在北大紅樓講解時,我常常向參觀者講述那段崢嶸歲月,而今天,我在受閱官兵堅毅的目光中,看到了革命精神的傳承。”
在東直門街道東外大街北社區,榮獲2025年首都“新時代好少年”的初三學生滕堂靜,從官兵整齊劃一的步伐中明白了刻苦訓練與紀律嚴明的意義。“我們與受閱官兵一樣,都在為每一場人生重要的‘檢閱’做準備。”她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少年,自當以筆為劍、以夢為馬,在人生的閱兵場上邁出最帥氣的青春正步。
盛大的閱兵儀式,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和對先烈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展望與承諾。不同身份、不同崗位的東城人,在觀看閱兵式後都深受鼓舞,將帶着這份感動與力量,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傳承抗戰精神,堅守初心使命,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努力奮鬥,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