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區: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丨17歲刺刀見紅 97歲“紅袖標”巡邏!

日期:2025-09-04 16:56    來源:房山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房山區委組織部聯合“北京房山”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出專題報道,旨在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牢記初心使命,堅定扛起加快建設“一區一城”新房山的使命與擔當!

  在城關街道,總能看到一位臂戴紅袖標的老人,步伐穩健地穿梭在社區。他叫鐘信,今年97歲,黨齡77年。這位看似普通的社區志願者,卻是一位從烽火硝煙中走來的老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

17歲少年,刺刀見紅的血性

  1945年,父親慘死於日寇刀下,17歲的鐘信毅然加入八路軍。第一次戰鬥夜襲豐臺,生死瞬間,面對刺向心臟的敵刃,他憑藉苦練的身手驚險側身,左臂被深深刺穿。顧不上鑽心劇痛,他用毛巾死死勒住傷口止血,滿腔國仇家恨化作力量,與戰友全殲日寇分隊。這道伴隨他近80年的左臂傷疤,是驅逐外敵最深刻的勳章,也刻下了少年從軍最原始的血性與勇毅。

炮兵排長,戰火淬煉的智慧

  解放戰爭時期,鐘信已成長為智勇雙全的炮兵排長。解放房山齊家坡一役,戰鬥慘烈。敵軍炮彈將掩體炸得千瘡百孔,他臨危不亂,當機立斷:利用新炸的彈坑作為單人掩體。這一源自實戰的“急智”,極大保存了戰友力量。戰役後,他從老鄉家借錐子,一針一線縫補那雙“前露腳趾、後脫了幫”的鞋子。這份在槍林彈雨中的從容、堅韌與對“家當”的樸素珍惜,是戰火中國共産黨人特有的精神底色。

九旬老兵,永不褪色的哨位

  硝煙散盡,軍魂不滅。離休後的鐘信,成了社區最亮的“紅色燈塔”。加入志願者服務隊,整治環境、守衛平安,風雨無阻。即便先後罹患過肺癌、喉癌,他依然心繫社區困難群體,組織活動,傳播樂觀。他更是“行走的黨史教科書”,深入學校、社區,用親身經歷講述“為何而戰、為誰奉獻”,讓信仰的力量穿越時空,點燃年輕一代的愛國熱情。老伴(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老黨員)離世後,97歲的他依然每日準時戴上紅袖標,巡邏在熟悉的街巷。那刻在骨子裏的責任感與英氣,從未因歲月褪色。他説:“只要還能動,哨位就永遠在!”

  八十年前留下的刀疤,刻着少年鐘信刺穿黑暗的勇毅;九十七歲佩戴着的紅袖標,映着老兵鐘信永不退役的本色。陣地變了,哨位仍在,他用忠誠和信仰詮釋着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