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防汛一線 見證城市溫度

日期:2025-09-02 15:44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每一份雨夜的堅守都是對初心的寫照,每一次暖心的勸導都是對群眾的守護,每一段緊急的轉移都是對擔當的詮釋。8月26日至27日,面對強降雨,西城區各街道、單位在全力防汛的同時,用堅守和擔當築起一道道溫暖防線,在疾風驟雨中續寫為民服務的暖心篇章。

暴雨預警拉響後,展覽路街道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聯合電力、綠化等部門對阜外大街3號樓院內的樹線纏繞隱患開展緊急處置,確保居民生活安全。

阜外東社區工作人員王輝早早來到施工現場,一邊協助電力公司明確高空修剪範圍,確保作業精準避開線路危險點,一邊協調綠化隊同步做好地面枯枝清理準備。當發現車棚上方樹枝也存在隱患時,他立即拿起修剪工具,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處置。“多處理一處,居民就多一分安心。”王輝的話語樸實卻溫暖。

在多方協同努力下,樹線纏繞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此次行動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更展現了多部門協同作戰的效率和為民服務的溫度,讓老舊小區居民在暴雨天氣中倍感安心。

西長安街街道轄區單位華濱物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六部口社區工作人員走進老年人家中,開展“汛期安全+健康關懷”慰問。工作人員仔細詢問老人身體健康與飲食起居情況,叮囑老人注意防潮保暖、雨天減少外出,提醒老人及時更換老化水電部件,並細緻講解汛期居家安全防護要點。同時,工作人員耐心詢問老人房屋情況,承諾如有困難將聯合社區第一時間跟進解決。“到府查安全、問健康,我們心裏特別踏實!”居民的話道出了老人們的心聲,貼心的服務既築牢了汛期老人居家安全防線,又向老人傳遞了溫暖關愛。

月壇街道溫馨家園迅速啟動應急響應,以“想在前、做在前”的細緻服務,為轄區殘疾人築起一道堅實的“安全防護墻”。

考慮到暴雨天氣殘疾人外出採購不便,溫馨家園工作人員立即化身“暖心配送員”,提前採購新鮮蔬菜,按照需求清單到府送菜。“真是太及時了!正愁下雨天沒法買菜呢。”收到蔬菜的李阿姨連聲道謝。

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開展“線上敲門”行動,細心叮囑居民注意關窗防雨,“下雨時多看看窗戶,要是發現漏水千萬別慌,第一時間跟我們説!”對於殘疾人反饋的老舊樓陽臺、窗戶漏水問題,溫馨家園啟動聯動機制,協調物業和維修人員到府排查處理,全力為殘疾人化解居住隱患,確保他們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應對暴雨天氣。

針對本輪強降雨,白紙坊街道自新路社區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對轄區重點區域開展人員轉移安置工作。社區工作人員冒雨走訪,逐戶排查險情。他們細心攙扶老人、幫助居民收拾必需品,還特意為行動不便的居民安排了專人接送。

更暖心的是,街道還協調轄區餐飲單位和酒店,為轉移居民提供熱乎可口的三餐配送服務。“真沒想到,安置點的伙食這麼好,兩葷一素還有湯!”89歲的宋大媽感動地説。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既要確保居民安全度汛,也要讓大家感受到溫暖。我們提前準備了充足的物資,確保轉移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雨夜裏,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懷讓轉移居民倍感溫暖。

廣外街道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深入一線,針對低窪院落、老舊樓房、在建工程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雨水箅子、平房院落、道路、樹木、地下空間等,確保不留死角。同時,街道嚴格落實防汛重點安全隱患點位實名制管控,明確責任到人,確保及時消除防汛隱患。

新街口街道加強對轄區特殊群體生活狀況的關注,各社區開展“敲門行動”,積極主動了解他們在汛期遇到的各類困難,及時提供幫助。建立特殊群體關愛臺賬,保持密切聯繫,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轉移安置,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風雨無情人有情。風雨中,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背影、那些關切溫暖的叮嚀、那些徹夜不眠的堅守……這些平凡的守護者,用自己的不眠不休換來了萬家安眠,用泥濘的褲腳丈量出了為民服務的初心。風雨再大,總有人為您保駕護航;夜晚再黑,總有人為您點亮明燈。這正是西城溫度的最好詮釋,是暴雨中最動人的民生答卷。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