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一場有着特殊意義的“豐臺人才大講堂”在國際人才港舉行。作為“學子回家”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講座邀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92歲高齡的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圍繞“中國航太與航太精神”作專題報告。
戚發軔1933年出生於日據時期的大連,談到那段時光,他回憶道,“小學五年級以前,我們上學要面向東京的方向三鞠躬,日本學生可以隨意毆打中國學生……”從那個時候起,戚發軔就在心中暗暗發誓,“要學航空,造導彈,保家衛國。”1952年,戚發軔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研製工作,在豐臺工作生活十餘年。
講座中,戚發軔從“什麼是天”“為什麼要上天”“怎麼上天”談起,回顧了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系列飛船的研發過程,講述了在面對重重封鎖和壓力,中國航太人自力更生,突破關鍵技術,創造了載人航太領域“零失誤”的中國奇跡,系統呈現了中國航太事業篳路藍縷、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他指出,無論是傳統航太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還是載人航太精神,貫穿其中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為有愛,才能圓夢。在老一輩航太人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之後,青年一代要肩負“從大到強”的歷史使命,做“有準備、有愛心、有夢想、有本領”的青年,把個人理想投入國家需要、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中,書寫新時代的華章。
豐台區東高地街道的幹部高博聞説道,“戚院士的那句‘把崗位的事做到極致就是愛國’的話直抵人心。我們將立足航太事業發祥地與核心生活配套區定位,以航太精神為指引,從子女入學、老人照護、社區服務、訴求響應等細節入手,做實航太職工及家屬保障,全力為航太事業保駕護航。”
來自北京十二中的同學們認為,戚爺爺講述的中國航太人攻堅克難、不懈奮鬥的故事令人鼓舞。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上,中學生更要以老一輩航太人為榜樣,腳踏實地、刻苦學習,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近年來,豐台區始終堅持“全域人才”理念,連續三年開展“豐臺·學子回家”行動。2025年,行動聚焦“青年友好生態城區”建設,發佈“豐”賦青年服務計劃2.0版,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在豐臺集聚。接下來,將持續激活“豐臺人才大講堂”品牌效能,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節點,通過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行業領軍人才,為區內各類人才的發展提供支援,助力每一位人才在豐臺實現價值、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