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北京市“生動實踐在京華”理論微宣講市級示範團走進東城區,第一分團5名宣講員圍繞“三個務必”、文化自信、北京中軸線等主題展開宣講,150余名黨員幹部群眾現場聆聽。
報告會在南門劇場火熱開講,東城區委黨校管理教研室講師吳欣嫻結合鐘鼓樓保護更新的生動實踐,系統闡釋我國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理念,全面展示世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智慧。
市社科院傳媒與輿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倜圍繞新媒體城市名片打造,生動展現優質的“城市名片”蘊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其帶動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願景。
海淀區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吳佳佳結合《覺醒年代》《大山的女兒》等影視劇,通過講述革命前輩的英雄故事和新時代青年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引導黨員幹部深刻理解和踐行“三個務必”。密雲區委黨校教研室教師劉思雨、順義區委黨校教研一室主任張奎,分別從“兩山”理論、文化自信等方面進行宣講,展現了北京市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
宣講活動全程氣氛熱烈,掌聲連連,在聽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建遠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志平深有感觸地説:“宣講員們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文化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這不僅是理論的學習,更是行動的指南。我們要以實踐為鏡,對標先進;更要以行動為筆,在本職崗位上書寫屬於我們的京華篇章。”京誠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邸維榮用“一場思想的行走”形容此次宣講:“宣講不是枯燥的説教,而是帶着我們在京華大地上進行了一次深度‘行走’。每一個案例都真實可感,每一段講述都直抵人心。我將把這份感悟轉化為行動,立足崗位踐行初心,為京華大地的發展貢獻力量。”作為老字號企業代表,四聯美發總經理王然心潮澎湃:“宣講中關於文化自信、文化傳承的內容讓我深受震撼。作為‘四聯美發’的傳承者,我們肩負的不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文化的弘揚。未來,我們將以匠心守護傳統,以創新激活經典,讓民族的瑰寶真正閃耀世界舞臺。”
據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市委宣傳部、市社會科學院(市委講師團)聯合組建“生動實踐在京華”理論微宣講市級示範團,包括首都高校青年教師、各區委黨校青年教學骨幹和市社科院青年科研人員等15名宣講員。他們聚焦“三個務必”“兩山”理論、社區治理、文化科技融合、人民城市理念、北京中軸線、商業航太等內容,通過“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案例闡釋大道理”,深入淺出地宣傳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通俗化大眾化解讀、輕巧化傳播。
近年來,東城區持續擦亮“衚同裏的紅色講壇”理論宣講品牌,創新打造“理論宣講+”模式,將宣講課堂搬到衚同院落、文化場館、企業園區,用“京腔京韻”講述“京華故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此次市級示範團走進東城,為區域理論宣講注入了新動能。東城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創新宣講形式,推出更多“沾泥土”“冒熱氣”的宣講作品,讓理論宣講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現實溫度,成為凝聚群眾、引領發展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