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懷柔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八次會議,傳達落實十三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精神,部署懷柔區有關工作;審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金融支援企業高品質發展、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微中心”建設、提升城管綜合執法水準等方案。區委書記、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強主持會議,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梁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麗霞,區政協主席劉久剛,區委副書記、區委政法委書記莫劍彬參加。
會議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圍繞區域功能定位和“換擋提速”階段新形勢,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結合懷柔區科研優勢佈局未來産業,着眼高精尖産業發展需要培育産業工人隊伍,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促進“三醫”協同發展,聚焦人才所需和群眾所盼,加強教育、醫療資源佈局。將民生領域改革與災後恢復重建有機結合起來,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懷柔區委深改委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專項小組要主動性創造性抓好改革任務落實,區委改革辦要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落實。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立足懷柔科學城進入“運作為主”新階段的特徵,堅持把科學城前端研發優勢轉變為科技成果轉化優勢,以“科學中心+科學城”融合發展為引領,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懷柔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提升區域創新成果轉化效能。要深化創新成果轉化路徑,發揮實驗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優勢和央企、國企平臺市場化優勢,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完善關鍵技術、産業鏈、企業分佈圖譜,形成與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相適應的成果轉化路徑。要構建有利於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態,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進公共技術平臺體系化建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會議強調,要深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錨定突破科學城統領“1+3”融合發展,提升金融服務發展的質效。要推動懷柔區已出臺的各項政策“直達快享”,加強宣傳解讀,建立跟蹤評估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要立足懷柔科學城戰略定位,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導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支援硬科技企業在成果轉化等環節開展創新,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領域,鼓勵投早投小投硬投長。梳理區級支援政策,放大政策邊際效應,優化金融服務體系。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推動就業與科技創新、産業發展緊密對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挖掘懷柔區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業態就業容量,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領域就業空間,以提升就業品質促進發展方式轉型。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支援,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做好受災群眾就業幫扶,辦好受災地區專場招聘會,結合恢復重建項目挖掘就近就業崗位,強化困難人員就業幫扶。要做好基層就業公共服務,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會議強調,要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微中心”建設為抓手,落實好國家和市級關於提振消費的專項行動。要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推動農文商旅體科深度融合,培育科普研學、文體娛樂、會議會展等消費增長點。挖掘本土老字號品牌優勢,形成具有懷柔特色的消費品牌。要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打好促消費“組合拳”,優化國際化消費環境,推出更多一站式服務模式。強化市場監督管理,有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要強化為企服務,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為經濟穩增長提供支撐。
會議強調,要深化城管綜合執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治理理念、模式、手段,強化非現場監管應用,構建“智慧執法”新體系。建立健全執法與管理常態化長效化協同機制,處理好服務、管理、執法的關係,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準,體現城市溫度。要強化對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與支援,確保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作。
懷柔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委員參加會議,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