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萬名學生參加!在行走的課堂中 讀懂高大尚平谷

日期:2025-08-13 15:19    來源:平谷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8月11日,“萬名學生看平谷”暑期實踐活動正式啟幕。8月底前,全區近3萬名中小學生將在農業中關村學院和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的統籌協調下分批走進博士農場、京平物流中心、金海湖碧波島等特色實踐基地。循着“農業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閒新時尚”的發展脈絡,開啟一場觸摸家鄉脈搏、感知時代發展的“高大尚”之旅。

農業高科技:田野間破譯成長密碼

平谷八小、平谷三中、東高村學校的實踐活動堅持“學段適配”原則,分年級走進多元化農業科技教學點位了解最新農業科技成果,沉浸式學習農耕文化,辨識多種改良品種,探秘“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溯源系統,讓“農業高科技”從概念變成可操作、可感知的成長體驗。此外,東高村學校的同學們認真觀摩學習農業無人機原理及救援直升機功能,觀察真機、體驗模擬駕駛,結合戶外觀摩起降,深化對農業高科技的認知,讓科技賦能農業的實踐更具説服力。

物流大流量:樞紐中觸摸流通密碼

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平谷分校的實踐現場,學生們分批次走進京平物流中心與東久新宜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通過沙盤直觀理解物流樞紐的空間佈局與輻射範圍,登上火車感受“鐵軌上的物流”如何連接全國乃至全球。同學們紛紛感嘆:“家鄉不僅是農業大區,還是連接世界的物流樞紐!”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將“供應鏈協同”“數字孿生技術”等專業術語轉化為看得見的場景。這種定制化講解讓抽象的“物流大流量”變得可觸可感,在孩子們心中埋下“家鄉與世界緊密相連”的認知種子。

休閒新時尚:場景裏發現家鄉新貌

平谷三小的同學們則在“休閒新時尚”場景中收穫別樣感悟。低學段學生在農業主題研學營地,體驗了傳統農具製作、數字農耕游戲等“老手藝+新科技”的趣味項目,在歡聲笑語中理解“研學文旅産業逐漸轉化為家鄉發展新動力”的過程。高學段學生走進金海湖碧波島,漫步游覽賞碧波風光,探訪動物長廊與萌寵互動,參與機器人智慧體驗,聆聽平急兩用單位介紹,走進觀鳥基地探尋自然野趣,全面感知休閒新時尚聚集地的獨特魅力。

定制服務築基石,實踐育人譜新篇

農業中關村學院全面貫徹落實區委關於“定制套餐、專業服務”的工作要求,圍繞本次活動針對小學生設計“趣味化體驗”,融入觸摸、觀察等感官互動;為初中生增加“原理探究”環節,搭配實景體驗與數據記錄;面向高年級則側重“發展思考”,引導學生結合所見所聞暢想家鄉未來。這種精準對接學段特點的設計,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中吸收知識、啟迪思考。

“我們希望通過‘量身定制’的實踐內容,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看得懂、學得進、有感悟’。”農業中關村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低年級孩子通過摸一摸、玩一玩感受家鄉變化,高年級學生則能思考‘這些發展對家鄉未來意味着什麼’,這種階梯式引導,才能真正讓‘熱愛家鄉’的種子在心裏紮根。”

平谷區教委負責人介紹,“‘萬名學生看平谷’活動旨在通過組織全區中小學學生參觀農業科技、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歷史文化、自然風光等點位,引導學生了解家鄉平谷在農業中關村、首都物流高地和世界休閒谷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厚植從小熱愛家鄉、未來建設家鄉的理想信念。這項舉措正是平谷區着力打造的區域特色‘六堂課’之以勞動教育為引領的社會實踐課的生動體現。活動同步配套了攝影、徵文、短視頻大賽,三項大賽將評選出的獲獎學生,將為其發放桃花護照和景區門票,以鼓勵孩子們用鏡頭捕捉家鄉美景、用文字記錄發展故事、用視頻傳播平谷魅力,成為‘高大尚’平谷的小小推介官。”

東高村學校初一年級學生在體驗完無人機模擬駕駛後,難掩興奮地説:“原來無人機不僅能飛,還能精準給莊稼施肥、監測長勢,比人工效率高太多了!這讓我明白‘農業高科技’不是抽象的詞,而是真能幫農民省力、讓糧食增産的‘好幫手’,以後我也要學更多科技知識,為家鄉農業出力。”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平谷分校五年級學生感慨道,“以前只知道平谷産大桃,現在才發現家鄉還是連接世界的‘物流橋梁’,太驕傲了!”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校外實踐,更是一堂生動的“家鄉發展課”,讓學生們親身體驗高大尚平谷的發展速度。農業中關村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堅持服務專業化、教學專業化、管理專業化、産業專業化、産品專業化的發展方向,持續深化融合與創新機制,拓展更多特色實踐點位,細化“定制化服務”內容,讓平谷學子在親身體驗中增強對“高大尚”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真正成長為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生力軍,為平谷區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