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降了 通州新增220個公共充電介面覆蓋6個社區 形成“一刻鐘充電圈”

日期:2025-08-12 15:15    來源:通州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近日,李老新村的王先生家門口新增了很多電動車充電介面,“遛個彎回來電就滿了,”他説,“以前得多開三四公里找樁,現在家門口就能充,價格還合適。”

  2025年以來,區城市管理委聯合多部門精準發力,在主幹道沿線及大型居民區等關鍵區域累計新增公共充電介面220個。特來電北京通州科創五街站、通朝大街站、中石化龍禹通州居然之家站等重點場站相繼啟用,其中通朝大街站與太玉園站配備52台快充終端、30台慢充終端,日均服務車輛超600台次,為李老新村、太玉園等大型社區構建起堅實的“一刻鐘充電圈”。

  充電樁建到了家門口,設備運作聲卻曾讓附近居民皺起眉頭。面對市民反映的噪音問題,區城管委聯合屬地部門及建設運營企業展開多輪現場勘察,最終創新引入“快速車道級”支架式傾斜隔音板。這些板材在充電車位與居民樓之間築起一道物理屏障,有效隔絕並吸收設備運作噪聲。第三方檢測顯示,安裝後區域噪音平均降低12分貝,夜間充電擾民投訴大幅下降。

  技術賦能不僅化解了“噪音煩惱”,更提升了充電效率與安全。通朝大街站和太玉園站均接入特來電雲平臺,實現負荷智慧均衡調控與設備故障提前預警。針對充電安全,平臺開發了兩層防護技術,實現充電過程“可監視、可預警、可控制、可追溯”,為市民築牢安全防線。

  場站投用帶來多重效益,數據顯示,充電等待時間縮短68%,惠及約3.2萬居民;充電成本低於周邊15%,日均服務900多車次;年減排二氧化碳1.2萬噸,覆蓋通州6個社區。網約車司機李師傅家住太玉園站附近,“現在充電省時省錢,早晚各充一次,省下的時間能多接兩單。”

  從填補充電空白到破解噪音難題,從提升補能速度到守護充電安全,通州區正逐步讓綠色出行脈絡更通暢、更安靜。隨着充電需求持續增長,這些場站的建成切實緩解了周邊小區、大型商超、公共停車場所等因充電樁不足導致的充電停車難問題,有效提升了新能源車主的用車體驗感與滿意度,讓綠色出行更加暢行無阻。

  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變化,並不斷優化基礎設施佈局與服務能力,為新能源車暢行副中心提供堅實保障。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