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月文體娛樂業收入同比增長超百分之二十 通州文商旅體農産業增速全市領先

日期:2025-08-08 15:38    來源:通州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2025年以來,通州區創新組建“運河上的通州”文商旅體農共創聯盟,大力推動“文商旅體農+”産業融合創新實踐,助力城市副中心大文旅發展格局加速成形。據通州區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全區文體娛樂業收入同比增長23.5%,增速位列全市第二,産業帶動效應顯著。

  産業數據的亮眼增長,離不開精準有效的政策支撐。通州區已密集出臺一系列專項政策,為文商旅體農産業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5年3月,區文化和旅游局發佈《北京城市副中心促進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細則(修訂版)》,明確對舉辦文旅節慶活動、打造特色文旅消費場景、建設新型文化空間、運營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等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資金支援。

  在“2025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和旅游高品質發展大會”上,通州區重磅推出文商旅體農融合發展政策包,通過政策疊加釋放聚合效應,以“真金白銀”的硬核支援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持續優化城市副中心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注入發展信心。

  通州區着力打造“運河上的通州”文旅IP,通過豐富多元的特色活動激活消費市場。漷縣鎮舉辦的“潮運東方國色芳華”運河牡丹文化周,累計吸引游客17.8萬人次,園區創收35.14萬元,有效帶動鎮域餐飲、農業園區等關聯産業聯動發展。“五一”假期期間,該鎮圓夢園、綠蜻蜓等10家採摘園實現營收10.6萬元,多家重點餐飲企業日均客流量突破百人。

  創新推出的“運河大集”涵蓋7個鄉鎮的8個市集點位,形成“節慶有盛會,日常有常態”的鮮活消費生態,濃郁的市井煙火氣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與此同時,大運河文化推廣活動中的光影秀、水上攝影展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廣受好評,“運河有戲”演出季已陸續呈現1600余場精彩演出,讓市民在家門口盡享文化盛宴。

  依水而生、因河而興的通州區,正持續做優做強水岸經濟文章。春季啟航的大運河遊船項目,精心設計多條日航及夜航觀光線路,讓游客從水上視角直觀感受城市副中心的發展巨變。

  位於東關大橋與玉帶河大橋之間的運河西岸項目已逐步開放運營,在約1.3公里的岸線範圍內,錯落分佈着17個商業驛站、兩處濱水大臺階、多組公共藝術裝置及一個戶外NBA標準籃球場。北京大運河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引入餐飲、文創、潮玩等活力業態,成功將其打造為集親水體驗、體育休閒、文旅消費於一體的時尚新地標。

  借助北京博物館季契機,通州區精心策劃“運河上的通州”文博季活動,全面激活文化消費市場。活動期間,全區144個文博空間實現全面開放運營,包括21個特色博物館及類博物館、41個村史館、37個非遺工坊、30個文化園區和文化空間、15個美術館和藝術館。其中,升級改造後的通州區博物館煥新開館,展品數量實現翻倍;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推出“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特展,帶領觀眾探尋3500年前的殷商文明密碼。

  如今,“運河上的通州”文商旅體農共創聯盟已成為推動區域産業升級與消費提質的重要引擎。未來,聯盟將持續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助力打造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動副中心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邁上新臺階。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