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認證基地14家 有機農産品認證(包括轉換認證)基地51家 綠色有機農産品總産量2.9萬噸 延慶綠色有機農業結碩果

日期:2025-08-07 18:07    來源:延慶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日前,記者從延慶區獲悉,2025年,延慶區繼續秉承“生態立區”理念,堅持“迴圈發展、低碳發展、綠色發展”戰略,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上半年,全區有綠色食品認證基地14家、有機農産品認證(包括轉換認證)基地51家,綠色有機農産品總産量2.9萬噸,位居生態涵養區第一。

  堅持農業標準化生産,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建設綠色有機種植基地,是全面提升農業綠色有機發展水準的必由之路。2025年以來,結合“北京市安全優質新鮮蔬菜核心示範基地”建設工作,延慶區5家綠色有機認證基地脫穎而出,入選首批北京市“安優鮮”示範基地建設名單,數量位居全市涉農區之首。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現場調研,為每個園區量身定制了“一點一策”提升方案,市區聯動補齊園區建設短板、優化技術規範體系。北京綠惠種植專業合作社便是這場“綠色升級”的生動注腳。在專家的指導下,合作社不斷優化生産流程,綠色防控技術更精細,優質安全生産標準更清晰,每一顆蔬菜都帶着“生態密碼”生長。

  走進大榆樹鎮高廟屯村的北京綠惠種植專業合作社,400余畝土地上,226棟現代化蔬菜大棚和10棟日光溫室整齊排列。推開大棚門,智慧環境調控系統正實時監測並自動調節着溫濕度和光照,為作物營造出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地頭的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精準地將水分和養分輸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節水節肥的同時確保蔬菜品質穩定。“我們一直堅持綠色、生態、迴圈的可持續發展思路,從種子選育到冷鏈運輸,綠色認證要求每一個環節都嚴格規範,一點也不能含糊。”合作社負責人掰開成熟的番茄,介紹道:“你看這番茄,沙瓤多汁,靠的就是全程規範的管理。”如今,合作社的生菜、西蘭花、草莓、番茄等多品類蔬菜均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年供應優質蔬菜2000余噸,年産值超500萬元。

  好品質離不開嚴管理。延慶區嚴抓認證産品品質,築牢堅實的綠色有機農産品安全防線。眼下蔬菜進入采收旺季,田間地頭除了菜農們彎腰忙碌采收的身影,還活躍着一群“綠色衛士”——農産品品質安全網格員。他們手持移動巡檢設備,實地檢查農田環境、農事生産記錄、投入品庫房、農産品自檢及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等情況。“現在膠體金檢測是‘用什麼檢什麼’,特別方便,幾分鐘就出結果,而且還為開承諾證提供依據。”村級網格員鄒志霞説道。

  這樣的監管從不是“一陣風”。早在2022年,區農業農村局就建立了農産品品質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對全區食用農産品生産主體開展全覆蓋、不定期巡查檢查,尤其是督促綠色有機等規模化生産主體嚴格落實標準化生産技術和操作規程。2025年上半年區級已完成9家綠色食品生産企業的年檢,各級網格員百餘次深入田間,實現多輪巡查全覆蓋,確保動態監管始終“線上”,綠色有機標準執行“不褪色”。與此同時,農業標準化基地觀摩會、農産品品質安全專題培訓、農資打假宣傳等輪番開展,講技術、聊經驗、學法規,讓綠色生産的理念順着田埂悄悄紮根。

  好産品更要找對好銷路。延慶區為綠色有機農産品搭起了“雲梯”,“綠富隆”的新鮮瓜果、“北菜園”的有機蔬菜、“綠惠”的精品番茄,亮相“北苑路88號”北京優農特色農産品市集,市民們邊嘗邊買,“延慶産的就是新鮮、有味道。”的讚嘆聲此起彼伏。此外,高品質的有機農産品被納入“媯水農耕”區域品牌,統一的包裝、鮮明的標識,更多“延慶的味道”有了響亮的金名片,實現産品溢價。上半年,“媯水農耕”官方商城線上訂單不斷,4462噸農産品帶着泥土的芬芳走進千家萬戶,132萬餘元的線上線下銷售額,是市場對“延慶綠色”的最好投票。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6日農業農村部公佈的第三批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名單中,延慶區憑藉“綠色興農  品牌強農 走好生態涵養區農業發展之路”的實踐成果,躋身全國31個典型案例之列。生態農業,“綠”意盎然。如今,延慶農業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産業升級,一幅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