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區:從“迷途者”到“擺渡人” 一人一車衝向救災一線

日期:2025-08-05 14:27    來源:密雲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7月下旬,密雲區遭遇歷史罕見的持續強降雨,山區多地爆發洪澇災害,石城鎮、太師屯鎮、北莊鎮、馮家峪鎮等多地道路損毀嚴重、村莊進水受淹,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搶險救災工作迫在眉睫。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災情較量的戰鬥中,太師屯鎮司法所列管的社區矯正對象張某,以特殊的身份書寫了不凡的擔當——他主動駕駛自家僅存的工程拖車奔赴一線,連續多日輾轉多個受災鎮村,用實幹行動詮釋了“改過自新、回報社會”的深刻內涵。

  舍小家為大家:“車淹了能修,救人耽誤不得”

  張某的家鄉太師屯鎮葡萄園村是此次洪災的重災區之一。暴雨如注時,他家中的三輛工程拖車有兩輛因進水而癱瘓,僅剩的一輛能正常啟動的車輛,成了他投身救援的“關鍵武器”。面對自家受災、車輛損毀的困境,張某沒有絲毫猶豫。“當時就想著,車淹了可以再修,可救人的時間耽誤不得。”他簡單安頓好家人後,立刻駕駛着僅存的拖車加入了救災隊伍。

  7月27日凌晨,天還未亮,暴雨仍在持續,張某已冒雨駕車趕往災情嚴重的石城鎮。到達現場後,他馬不停蹄地投入戰鬥:托運搶險挖掘機和救災物資、清理被塌方阻斷的路段。泥漿裹滿了輪胎,他就跳下車徒手搬開碎石;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被困,他便毫不猶豫地蹚着沒過小腿的積水,小心翼翼地將老人背至安全地帶。雨水混着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污泥沾滿了他的雙手,但他始終沒有停下腳步。

  輾轉四鎮戰洪魔:與災情搶時間,為生命開通道

  在完成石城鎮的緊急任務後,張某又接到了新的救援指令。由於強降雨導致部分區域通訊中斷,他憑藉着對山區地形的熟悉,果斷繞行崎嶇小路,繼續運送救災物資、托運挖掘機。途中多次遭遇山體滑坡、道路塌陷等險情,他始終保持冷靜,謹慎操作車輛,一次次安全將搶險設備送達救災現場,為挖掘機及時展開作業贏得了寶貴時間。

  為了搶進度,張某常常一整天都堅守在救災一線,餓了就啃幾口隨身攜帶的乾糧,渴了就喝幾口礦泉水,幾乎顧不上正點吃飯。“多搶一分鐘,受災群眾就多一分安全,‘生命通道’就能早一分鐘打通。”這是他常挂在嘴邊的話。截至目前,張某已先後參與了石城鎮、太師屯鎮、高嶺鎮的救災工作,如今仍忙碌在北莊鎮的救災一線,協助搶修被洪水損毀的道路。

  從“接受矯正“到”貢獻力量”:特殊身份下的思想蛻變

  太師屯鎮司法所副所長介紹,張某入矯以來,始終嚴格遵守社區矯正各項規定,服從管理教育,積極參與公益勞動,思想覺悟不斷提升。“這次抗洪救災,他主動請纓、衝鋒在前,正是其思想轉變的生動體現,也讓我們看到了社區矯正工作幫助對象改過自新、回歸社會的積極成效。”

  在救災間隙,張某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心聲:“我以前確實走過彎路,是司法局、司法所的領導和警官一直耐心教育我、引導我,讓我明白做人的道理。現在災情這麼嚴重,不管我是什麼身份,都不能後退。心裏有愛,每個人都能成為照亮他人的光,我就想儘自己的能力,為災區群眾做些有意義的事。”

  如今,張某的身影依然活躍在抗洪救災的戰場上。他用行動證明,即便有着特殊的身份,也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擔當與奉獻書寫人生的“新篇章”。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