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1日,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聶傑英率朝陽區代表團到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以下簡稱科左後旗)就推進兩地東西部協作開展考察交流。通遼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田晨光,科左後旗委副書記、旗長邱軍等參加考察座談。
藍天無垠,碧野千里。朝陽區代表團走進科左後旗海魯吐鎮中科羊草項目區,曾經的鹽鹼地如今遍佈新綠。作為北京市區兩級資金項目,中科羊草項目通過“科研+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羊草産業。截至目前已種植3.18萬畝,預計豐産期後將帶動每人平均增收1000元以上。聶傑英強調,要做好長遠探索,推動政、研、企、農多方融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多贏,讓群眾享受更多京蒙協作發展紅利。
代表團來到甘旗卡鎮胡吉爾嘎查,考察調研光伏電站項目。作為科左後旗“新能源+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項目,科左後旗光伏幫扶電站通過“板上發電、板下治沙、産業惠民”的立體化開發模式,為沙區生態治理與鄉村經濟協同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聶傑英強調,光伏幫扶電站不僅是新能源産業的生産基地,更是科左後旗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造血機”,要總結特色項目經驗做法,以戰略眼光、長遠視角,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持續的綠色動力。
代表團還走進查幹胡守嘎查,看望慰問脫貧戶李根財一家人。李根財一家在産業幫扶、危房改造、公益性崗位等多方面扶持下,女兒上了大學,家裏也有了穩定收入。聶傑英叮囑其女兒要以知識為槳,在求學路上奮勇拼搏,並鼓勵一家人堅定信心,積極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致富路一定越過越有奔頭。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聶傑英指出,2024年,朝陽區與科左後旗緊密協作,推動兩地實現了要素流動、資源共用。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最後一年。要堅持首善標準,深化頂層設計。結合雙方“十五五”規劃編制,從長遠角度謀劃好未來一段時間的協作工作,找準兩地“雙向協作、共贏發展”的發力點,完善常態化協作機制,長久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要聚焦“四項行動”,推進務實協作。以科技賦能、科技創新理念為牽引,以特色産業提升、産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增收、勞務協作提質“四項行動”為抓手,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要緊抓教育醫療,增進民生福祉。繼續以教育、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為重點,推動兩地公共服務領域資源共用,精誠協作共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田晨光對朝陽區長期以來給予通遼市及科左後旗的支援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表示,朝陽區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東西部協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國家和北京市東西部協作工作部署,堅持首善標準,推動東西部協作取得顯著成效。自2021年朝陽區與科左後旗建立結對關係以來,雙方密切協作,情誼越來越深,融合得越來越好。希望未來在産業升級、科技賦能、民生改善等更多領域深化合作交流,譜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邱軍對朝陽區代表團一行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兩地東西部協作工作開展情況及科左後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表示,京蒙協作工作開展以來,科左後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未來將與朝陽區在深化産業合作、強化人才交流、拓展社會事業幫扶等方面繼續深化合作,精心實施各類協作項目,同心攜手推動東西部協作工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