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城無人機送外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游客登城、機器狗長城巡游等科技應用相繼亮相後,八達嶺長城再次迎來“科技新景”。7月15日,作為“能量點亮未來”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序章,“機器人能量方塊傳遞”系列活動首站在八達嶺望京文化廣場舉行,天工、擎天等8款國內前沿人形機器人登上長城,以傳遞象徵科技薪火傳承的“能量方塊”形式,正式拉開這場國際機器人運動盛會的序幕。
據了解,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單位聯合主辦,是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綜合性盛會,將於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舉行。
作為賽事重磅活動,機器人運動會“能量傳遞”系列活動於7月15日啟動,將持續至8月14日運動會開幕。活動以機器人接力傳遞“能量方塊”的創新形式,串聯起科技與人文、傳統與未來,充分展現首都開放包容的發展活力和全球科技進步的重大成果。
13時40分,活動正式開始。一場歷史的厚重感與現代科技感交相輝映的盛典在望京文化廣場上演。在關城邊墻之上,天工機器人邁着有力的步伐,奔跑至能量方塊放置架前,隨即其胸前的能量方塊亮起,象徵着力量與科技的激活。
能量傳遞繼續進行。好漢碑旁,小巨人機器人賣萌互動,盡情展示後,點亮了胸前的能量方塊。在八達嶺石碑前,宇樹科技機器人則在進行了一套精準流暢的格鬥展示後,成功點亮了身前的能量方塊。
隨後,八位形態各異的機器人列隊亮相,來到能量方塊傳遞啟動儀式現場。儀式發佈了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賽事口號,展示大會的獎盃與獎牌設計。八位機器人的能量方塊被點亮,標誌着“能量方塊傳遞”系列活動正式啟動,科技之“光”也將從長城之巔傳向世界。
據了解,此次運動會的口號為“智競向未來”,傳遞出聚焦智慧、競技、人機共生,以“智競”的方式呈現機器人持續迭代進化、不斷突破極限,以人機共生的智慧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理念。獎牌造型則以“機械臂抱持-托舉智芯”動態結構為核心,平面時,機械臂環抱“智芯”,象徵行業協作與技術根基,翻轉後托舉姿態,寓意突破邊界、向上探索,呼應人形機器人運動“科技賦能競技,創新驅動突破”的精神。
活動中的機器人隊伍將佩戴“能量方塊”,遍歷首都雙奧遺産、世界遺産、文化、科技等地標,以“智慧足跡”勾勒城市全景。能量傳遞最後一站將回到運動會主會場——奧運場館國家速滑館。所有的能量方塊匯集在一起組成“智芯”本體。“智芯”將在運動會開幕式上點亮,並在運動會期間持續閃爍,最終在閉幕式上熄滅留存。除了如同奧運聖火傳遞的紀念意義,在未來的各屆運動會傳承中,“智芯”將記錄機器人的數據和記憶,成為一部可觸摸的人形機器人進化史。
啟動儀式後,機器人和游客展開趣味互動。機器人靈活地盤帶着小型足球,與同伴傳接配合,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我們這次帶來的是加速進化的機器人,它叫‘加速T1’,非常的皮實耐摔,會踢足球、跑步、做俯臥撐,後倒之後也可以自己起身。在之後的運動會上我們也報名了足球比賽,期待它能取得好成績。”機器人製造企業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斯奇凡分享了這次亮相機器人的技術特點。
在望京文化廣場東側,“拳擊小將”步伐敏捷,出拳迅猛,模擬着激烈的搏擊對抗。突然,“砰”的一聲悶響,一台機器人被“重拳”擊中,倒在了地上!就在游客驚呼聲未落之際,倒地的機器人已憑藉自身強大的平衡系統迅速調整,穩穩地站了起來,瞬間引發現場熱烈的歡呼與掌聲。
而在另一側,萌態可掬的機器人更是被周圍的游客團團圍住,紛紛與機器人握手、拍照。“太震撼了!在萬里長城上看到這麼多形態各異的機器人,真實地感受到了中國科技的迅速發展。”游客王超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中,北京八達嶺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翟艷偉也在現場展示了外骨骼登長城裝備。近年來,延慶區積極探索以科技賦能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八達嶺長城景區的文旅體驗科技感日益增強。“明小兵”智慧伴游卡、無人機送外賣、外骨骼登山助力體驗……一系列科技成果廣受游客好評,科技賦能文旅正在八達嶺景區形成生動實踐。目前,八達嶺長城景區正逐步成為最新科技成果展示的優質平臺,也持續向社會各界科技智慧成果敞開懷抱,力求為中外游客創造更美好的出游體驗。
“科技不是冰冷的替代,而是讓傳統場景煥發新生的橋梁。”近年來,延慶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深入挖掘區域資源,推動技術從“單一應用”向“系統整合”升級,讓延慶成為全國智慧裝備産業的“創新策源地”。從低空産業劃破長空,到機器人長城巡邏,從冬奧場館的智慧轉型,到世園公園的無人機常態化演出……延慶正以科技為筆,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書寫着屬於新時代的創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