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 革命歌曲紀念館煥新開館,迎來首批參觀團體,以創新形式開啟紅色教育新體驗。
此次紀念館升級圍繞“人民的心聲 歷史的旋律”主題,秉持“歌從史出、以歌頌史”的辦展理念,重點推出《星火之歌 經典咏唱》沉浸式體驗項目與情景劇《讚歌唱響的地方》,通過文化賦能讓紅色資源煥發新活力。試演期間,2000余名觀眾參與體驗,在互動中觸摸歷史溫度。
館內特色體驗項目成為最大亮點。參觀群眾化身為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學員”,跟隨演員穿越“烽火初燃”“黃河怒吼”等歷史場景,沉浸式感受百年黨史的波瀾壯闊;在《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作地中堂廟的小院,觀眾戴着印有“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字樣的草帽,以“平西文藝骨幹”身份融入劇情,通過學跳霸王鞭、學歌拉歌等互動,近距離體會曹火星同志創作經典歌曲的過程。
作為首批參觀者的雄安新區容城縣農業農村局黨員幹部觀看展覽後表示,此次活動既是一場滌蕩心靈的紅色洗禮,更是一次凝聚力量的集體淬煉,黨員幹部們在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中重拾信仰力量,在互動交流中深化使命認同。年輕幹部於聰説:“今天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在我眼前演繹,那一刻,我真切觸摸到了信仰的溫度,讀懂了一代代共産黨人前赴後繼的精神密碼。”
教育部中國留學生服務中心黨員幹部在《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作地中堂廟的小院,觀看情景劇《讚歌唱響的地方》,了解歌曲誕生的故事。
此外,在霞雲嶺這片孕育紅色經典的熱土上,首師附良鄉大學城學校師生完成了一場穿越時空的精神對話,以沉浸式體驗架起了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同學們在《讚歌唱響的地方》互動劇中與歷史人物對話,在參觀中領悟“歌聲中的黨史”,聽老支書動情講述革命歌曲背後的家國故事,這不僅僅是一次參觀學習,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
前來參觀的還有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區委政法委、區財政局、區委黨校、周口店鎮、民盟房山區總支部、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和團體,通過學唱革命歌曲、體驗行浸式演繹、觀看情景演出等,開展了現場教學。使學員在重溫黨史中深切感受“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真理力量。
中央音樂學院學生現場齊唱《不忘初心》,用歌聲厚植紅色情懷。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革命歌曲紀念館將持續以創新形式活化紅色資源,讓紅色教育“活”起來,讓“紅色記憶”代代相傳,成為更多人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