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通州區委書記孟景偉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到梨園鎮參加“千名代表問政問需”活動,並就《北京城市副中心條例(草案)》聽取人大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他強調,今天既是問政於民的“民生懇談會”,也是立法為民的“民意直通車”。通州區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強化“有解思維”,積極研究解決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讓群眾從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切實感受到副中心建設發展帶來的民生實效。
“千名代表問政問需”活動暨《北京城市副中心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徵求意見座談會在梨園鎮政府召開。郎浩俊、張丹、王玉霞、劉婧儀、張建波、陳京雲、葛紅艷、高雪生、郭瑩、孟曉海等區鎮人大代表、基層幹部群眾、選民代表圍繞基層治理、教育醫療資源配置、社區服務、撤村建居、安全生産等民生熱點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孟景偉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一一回應、現場辦公。孟景偉説,大家提出了一批接地氣、可操作、針對性強的建議,充分説明瞭代表們真正把根紮在了基層,把心繫在了群眾身上。
孟景偉強調,要聚焦民生關切,着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問政問需”工作再上新臺階,關鍵在於把“呼聲”變成“回聲”,把“建議”化為“實效”。要“廣問需”築牢民意根基,不斷提升“問需”的時效性、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嚴問政”強化監督剛性,切實提高民生實事的辦理效率和品質。要“實問效”恪守為民宗旨,讓群眾從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切實感受到副中心建設發展帶來的民生實效。
孟景偉要求,要廣泛凝聚共識,築牢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法治根基。《條例》作為統領副中心發展的“基本法”,是副中心建設進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條例》的完善離不開基層智慧,要最大限度地吸納融合基層的真知灼見,真正成為一部體現副中心特色、解決實際問題、引領未來發展的良法。《條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各級人大代表要當好政策“宣講員”,讓更多市場主體和市民群眾了解副中心的政策紅利和發展優勢。
孟景偉強調,要踐行人民民主,更好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代表們提出的建議和圍繞《條例》的探討,都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副中心的生動實踐。通州區委將一如既往地重視和支援人大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問政問需”等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全力支援人大打造更多特色品牌。各級各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為人大工作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形成人大代表、政府部門之間的良性互動。通州區人大要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固化工作成果,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機制。各級人大代表要發揮主體作用,當好黨委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用腳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以行動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到副中心建設中來,匯聚起“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強大合力。
會前,孟景偉來到梨園鎮大方居北區察看“愛心小屋”志願服務情況,鼓勵社區吸納更多黨員群眾加入志願隊伍,打通聯繫社區和居民的“最後一米”。
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和通州區領導胡九龍、王翔宇、房亞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