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大會暨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啟動儀式舉辦

日期:2025-07-04 16:42    來源:朝陽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7月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導,朝陽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大會暨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啟動儀式舉行。本次活動以“博物致新·館城共生”為主題,集中展現了朝陽區博物館之城的建設成效、跨界聯動活力和創新文化成果。中國文物資訊諮詢中心(國家文物局數據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王勇強,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教授安來順,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徐和建,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主任(兼)張立新,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趙潔,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黨委書記、館長王晨陽,中國電影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黃曉偉,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民航博物館館長錢耿文,奈米比亞駐華大使館大使伊萊亞喬治開亞莫,玻利維亞駐華大使館大使烏戈西萊斯,巴基斯坦駐華使館代辦沙迪阿布扎爾卡,朝陽區領導吳小傑、王旭、范永紅、馮志明、尹圓出席活動。

近年來,朝陽區積極構建“一核四區”文博佈局和三級博物館體系,推出類博物館管理模式和“博物館+”融合模式,全力打造館城相融的博物館之城。目前,全區擁有90家博物館(44家備案館、9家國家級館),數量居全市首位;覆蓋率每十萬人2.6座,年接待2400萬人次,3家單位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特別獎;60%博物館參與國際交流,90%開展夜間開放等創新服務,“博物館+”模式形成文商旅融合新標桿。

張立新在致辭中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編制實施《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4-2035年)》、推動北京博物館立法、開展文化文物單位改革試點、推進館城融合,持續激發北京這座博物館之城的活力與魅力。朝陽區作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載區和國際交往的窗口,在博物館之城建設中地位突出、特色鮮明、潛力巨大,為全市提供了寶貴經驗,為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注入強勁的創新動能和國際化亮點。未來,希望朝陽區繼續發揮先發優勢與創新精神,在深化館城融合、利用國際資源、加強國際傳播、推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出新的路徑,為全市博物館之城建設貢獻更多“朝陽力量”。

區委書記吳小傑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首都對外開放的窗口、國際交往的前沿,朝陽的博物館從來不止於“收藏”,更承載着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獨特氣質。建設博物館之城,對朝陽區而言,既是守護文化根脈的責任,更是激發城市活力的契機。2025年,朝陽區“百館之城”建設即將圓滿收官,文博事業正實現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昇華”的跨越轉型。未來,朝陽區將建成一座“處處有展館、步步皆文化”的魅力城區,共同繪就“館城共生”的壯美畫卷,讓每一位生活在朝陽、來到朝陽的人,都能在這裡觸摸歷史溫度、感受藝術熏陶、共用文化盛宴。

會上,2025“北京博物館季文創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朝陽區正式發佈博物館之城建設系列成果、《Museum-trip朝陽季——超會玩的博物館之城》探館攻略和朝陽區博物館文創項目;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聯盟、朝陽區博物館志願服務宣講團正式成立;安來順、王晨陽與觀復博物館創始人馬未都三位專家圍繞“館城共生”主題展開多維度探討。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