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4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佈局之年。召開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4周年座談會、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開展“共産黨員獻愛心”捐獻活動、深入開展走訪慰問活動、舉辦區級黨群服務中心揭牌儀式……“七一”到來之際,東城區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活動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4周年。從東城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嶄新亮相到社區衚同裏的紅色實踐,從老黨員五十年的信仰堅守到青年黨員的熱情澎湃,東城區以多元形式奏響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4周年的時代樂章,讓紅色基因在基層治理中煥發新活力,讓為民服務的初心在街巷里落地生根。
紅色陣地再升級全域服務暖民心
日前,朝陽門內南小街14號樓前氣氛莊重熱烈,總面積近2500平方米的東城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啟用,可提供黨務政務服務、學習教育、便民服務、政企洽談、文體服務、展覽展示、文創産品展售等“家門口”的優質服務,這也標誌着東城區四級黨群服務中心陣地體系進一步完善。
走進東城區黨群服務中心的“薪火造物”主題文創店內,印有“正陽先鋒”黨建品牌內涵的徽章等文創産品引人駐足;三層“正陽展廳”以四大板塊全景展現東城黨史與黨建成果。更讓居民稱道是實實在在的便利:一層北側的自助政務服務區引入300余項常用業務。“納稅記錄查詢、公積金列印這些事,在家門口就能辦,太方便了!”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便捷服務的溫度。
二層“晨時1919”咖啡區以“初心”黑杏皮水咖啡等6款主題茶飲致敬革命歲月,“正陽書社”採用“店館一體”模式,提供1.5萬冊可借閱圖書,同時與大有書館合作,出售各類主題圖書。沙龍區可容納40人開展集體觀影、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地下一層運動區則為居民打造了科技感十足的“家門口健身房”。附近居民欣喜地説:“新場地服務全齡段,真是在為居民辦實事!”
東城區黨群服務中心落成之際,街道(園區)、社區、網格黨群服務陣地同樣活力迸發。東花市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聯合北京東城快板沙龍,為轄區居民帶來了一場惠民演出。紅歌聯唱激昂開場,數來寶《問路》幽默展現中軸線風情,京劇《梨花頌》、川劇變臉及精妙絕倫的猴戲《猴王送福》輪番登場,引得現場百餘名居民掌聲笑聲不斷。“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這麼專業的演出,心裏暖暖的。”一位居民高興地説。東花市街道通過“政府搭臺、專業助力、群眾受益”模式,開展“惠民演出進社區”“非遺在社區”等精品活動,讓文化成為凝聚鄰里、促進和諧的“黏合劑”。
在建國門街道蘇州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慶七一 強黨性 踐使命”主題黨日活動溫暖人心。社區書記結合治理案例講黨課,為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帶領黨員面對黨旗重溫誓詞過“政治生日”,並組織“共産黨員獻愛心”捐款及社區護綠行動。蘇州社區黨員李師傅邊擦拭綠植葉片邊説:“在黨群服務中心重溫誓詞、參與服務,歸屬感更強了。”
這些遍佈全區的紅色陣地,正日益成為強化黨員教育、密切黨群聯繫、賦能基層治理的堅強堡壘。
五十年榮光閃耀紀念章承載來時路
做好“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工作,是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4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連日來,東城區各級黨組織積極做好“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有關工作,確保每名符合條件的老黨員在“七一”前獲頒紀念章。
在日前召開的東城區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4周年座談會上,與會領導莊重地為老黨員代表佩戴上紀念章,新入黨黨員代表向老黨員獻花致敬,並接受老黨員贈予的“人生第一枚黨員徽章”,新老黨員薪火相傳的動人畫面定格在集體重溫入黨誓詞的鏗鏘誓言中。
在眾多獲頒紀念章的老黨員中,兩位紮根基層的身影格外動人。他們的故事,正是千千萬萬黨員如涓涓細流般無聲奔涌、匯聚成時代大潮的生動縮影。
“我1975年入黨,共産黨員就要不怕吃苦受累,永葆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73歲的東華門街道銀閘社區老黨員吳竟賽在座談會上擲地有聲地説。1969年,她投身北京第一條液化石油氣管線建設,在風沙漫天、設備匱乏的條件下,靠人力日挖七方土。老黨員們以身作則,搶幹重活的精神,在她心中埋下信仰的種子。1974年參與北京首條地鐵(1號線)燃氣管道描圖時,她與同事夜以繼日精準作業;設計中山公園花房供暖系統時,為避讓長安街禁挖區,她帶領團隊鑽遍周邊衚同勘測管線,終克難關。退休後,她與老伴積極投身社區垃圾分類宣傳、防控值守,繼續踐行着“為民服務終身課題”的誓言。
在東直門街道東外大街社區,總能看到70歲的朱明華忙碌的身影。這位1974年入黨的老黨員,從國企黨辦主任到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數十年如一日紮根基層。在老舊小區改造攻堅期,她頂着烈日挨家挨戶走訪,耐心收集意見、化解矛盾。“她跑遍了樓上樓下每戶人家,我們有事都愛找朱書記。”居民們交口稱讚。她熱心傳達政策、參與樓門自治,用主人翁精神維護家園面貌。面對胸前閃亮的紀念章,朱明華樸實地説:“黨員身份不是光環,是責任。只要還能動,就要為社區發光發熱。”
主題黨日活動豐富誓言鏗鏘淬黨性
重溫一次誓詞、聆聽一堂黨課、參與一次服務……“七一”到來之際,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在東城區各級黨組織中蓬勃開展,成為錘鍊黨性的熔爐、凝聚力量的平臺。各基層黨組織積極創新載體,讓主題黨日更接地氣、更具活力。
前門街道為青年黨員量身打造“Citywalk”活動,串聯前東社區、臨汾會館、小院議事廳等5個點位,通過黨史問答、參觀教學點、紅歌傳唱、趣味拍照等環節,搭建起思想碰撞、情誼交融的平臺。更富挑戰性的是“一日快遞員”體驗,街道青年幹部走進順豐分揀點,在負責人指導下學習流程規範,共搬運分揀4車300余件快遞。“腰酸背痛,但收穫巨大!”一位參與者坦言,“沉浸式體驗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新就業群體的辛勞,思考服務如何更精準。”
在體育館路街道,鑫企旺商務樓宇黨總支創新“新就業群體點單、黨員接單”模式,開展“紅色護航 心願同行”活動。黨員志願者化身“圓夢人”,將一件件防曬服、一本本工具手冊、一份份禮物送到快遞員、保安手中。“微心願連的是民心,辦的是實事。”鑫企旺黨總支負責人表示,“點單—接單”模式將常態化,讓黨組織的溫暖像“小太陽”照進日常。
“雨季到了,想要一把雨傘”“希望給女兒找個生日禮物”……流動“心願徵集板”曬出了快遞員、保安們的“微心願”,黨員志願者以“搶單”熱情認領,聯動資源精準落實。“我們有些小需求自己都覺得‘沒必要提’,但黨組織主動來問,讓我特別感動。”新就業群體紛紛表示,“沒想到自己的小心願被記挂,在這兒工作越來越有歸屬感了。”參與活動的黨員邱麗明也表示,看到大家心願成真時的笑臉,才真正體會到“黨員”兩個字是沉甸甸的。
和平裏街道聯合和平裏醫院開展的“黨建引領聚合力 健康服務暖民心”迎七一義診宣教活動,為夏日增添了一抹清涼關懷。醫院不僅向街道捐贈防暑用品慰問戶外工作者,更派出中醫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等9個科室的資深專家團隊現場坐診。健康宣教、細緻義診、應急心肺復蘇教學同步展開,吸引眾多轄區職工和社區工作者參與。“專家解答耐心,還學到了急救知識,很實用!”一位社區工作者滿意地説。
前門東大街北側小廣場人頭攢動,“正陽先鋒在前門 初心領航惠民生”黨員志願服務市集熱鬧開市。前門街道為志願服務隊授牌後,穿梭於10個特色攤位間。這裡仿佛是一個“民生需求響應站”:義務理髮、健康義診解決“剛需”;金融宣講、反詐科普送上政策“及時雨”;非遺體驗、郵票文化帶來文化浸潤;舊物置換、小件清洗則提供生活便利。
“在家門口享受這麼多貼心服務,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居民張阿姨笑容滿面。各志願服務隊也深受觸動,紛紛表示這是踐行初心、服務群眾的生動課堂。據了解,前門街道將持續深化該品牌活動,搭建企業、單位與居民的溝通橋梁,賦能街區治理。
此外,安定門街道聚焦支部組織生活,創編了沉浸式案例教學劇《紅本初心·青春答卷》。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演出的均是街道青年幹部,從青年人的視角詮釋黨員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