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豐臺園的中船海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航空展廳內,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務平臺的螢幕正實時刷新着珠海空域的數據流——這片3000米以下的立體空間,已成為豐台區培育新質生産力的“空中試驗田”。
豐台區依託軌道交通、航空航太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已集聚200余家低空技術核心企業。此外,通過“賽馬”“揭榜挂帥”機制,掛牌4個區級低空空域智慧管控重點實驗室,其中中國通號、交控科技的實驗室納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體系。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到北京市發佈行動方案擘畫發展藍圖,豐台區以“創新為翼、生態為基、場景為橋”的發展路徑,在低空技術産業新賽道上加速奔跑,書寫着一篇産業創新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的時代答卷。
打造低空經濟示範區 構築産業發展新高地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吹響號角。豐台區敏銳把握這一歷史機遇,依託首都區位優勢與産業積澱,率先在北京市提出打造低空技術産業發展示範區,將區域發展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大局。
走進位於中關村豐臺園的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空空域智慧管控實驗室,朱雀綜合管服平臺的三維可視化界面上,天津七里海濕地的無人機巡檢軌跡正清晰呈現。這是一家軌道交通信號領域的龍頭企業,其自主研發的低空管控系統作為國內首個通過AL3級安全評估的平臺,已在湖北武漢地鐵保護區、香港實現智慧監測應用。豐台區依託軌道交通、航空航太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已集聚200余家低空技術核心企業,形成從無人機研製、通導遙裝備到信號控制的完整産業鏈,其中航太十一院民用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保有量居全國首位,彩虹系列無人機技術達到國內頂尖水準。
蔚藍空間飛行器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雲帆-1”平流層太陽能無人機模型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這家由航太央企團隊創立的企業,其“實用化平流層太陽能無人機系統”項目斬獲工業和信息化部創新創業大賽最高獎,大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已完成關鍵技術突破。“豐台區匯聚航太一院、北航等頂尖科研力量,擁有通號軌道交通運作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兵器國家無人機重點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平臺。”豐台區科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以中船海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公司連續多年將10%左右的主營業務收入投入自籌研發,累計獲得129項國家專利授權。打造低空管控領域領先優勢,豐台區通過“賽馬”“揭榜挂帥”機制,掛牌4個區級低空空域智慧管控重點實驗室,其中中國通號、交控科技的實驗室納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體系。中船海豐聚焦“低空+海洋”場景,其航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已在安徽、山東等地落地,同時參與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鳶飛科技開發的“全飛雲”綜合業務平臺已在遼寧、廣東深圳龍華區等地部署。
構建低空經濟全鏈條生態圈
北京低空技術創新園的沙盤前,中關村豐臺園管委會所屬數科集團董事長余佳龍正介紹着園區規劃:這座位於豐臺科技園東三期的載體已吸引西安愛生集團等15家企業落地,其中8家完成工商註冊,正形成“飛行器核心技術研發製造、低空空管、運營服務”的産業鏈集聚。
2024年9月《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發佈後,豐台區迅速出臺《關於促進豐台區低空技術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2024—2026年)》及配套措施,明確提出到2026年實現“低空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國內領先、管控系統平臺示範應用、産業生態初步成型”的發展目標。
2024年5月成立的北京低空産業聯盟,現有70多家成員單位,與河北、天津建立産業協作聯盟,承辦多場全國性行業會議,為企業搭建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北京低空技術創新園作為“中關村(豐臺)低空技術産業園”,獲北京市高品質園區支援,作為低空技術企業入駐的空間載體,數科集團正為入駐企業提供從裝修改造到政策申報的全周期服務。軟服務加硬支撐,讓豐臺低空産業既有“技術高度”,更具“落地厚度”。
在上海寶鋼基地,中船海豐的無人機巡檢系統為工業安全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在香港,交控科技的低空智慧管控技術已拓展至交通監測領域;在北京低空技術創新園,規劃建設的綜合檢測實驗室將為無人機、eVTOL提供適航驗證服務。蔚藍空間將北京定位為研發中心,其臨近空間超長航時太陽能無人機(HAPS)續航時間可達3個月,正探索平流層通信、遙感等前沿應用。
培育5—10家龍頭企業與專精特新企業
如今,200萬平方米低空技術産業園的規劃圖已具雛形——這片以河西地區為核心的産業新城,將包含100萬平方米研發基地與100萬平方米製造基地,成為豐台區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載體。
豐台區推動清華、北航等高校與中船海豐、交控科技等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在飛行器飛控系統、動力系統等核心部件領域開展攻關;建設低空技術成果展示專區,打造“産學研用”協同創新示範窗口。交控科技近三年研發投入超8.52億元,中船海豐五年內立項12個自籌研發項目,蔚藍空間年研發投入3000萬元——持續的創新投入正轉化為發展動能。
除培育5—10家龍頭企業與專精特新企業外,豐台區還重點建設無人機、eVTOL檢驗檢測與適航驗證平臺,完善産業配套。
豐台區與河北保定共建“京雄保低空經濟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天津寧河區、西青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産業鏈協同、場景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中船海豐的安徽省航空應急指揮調度平臺、交控科技的深圳低空業務佈局,已形成“豐臺技術+全國應用”的發展模式。
從政策出臺到企業集聚,從技術攻關到場景落地,豐台區以系統思維推動低空技術發展,不僅為自身培育了新增長極,更探索出一條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