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清雜物 美院落 立公約 “清美約”3.0升級 賦能幸福家園

日期:2025-06-23 16:41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社區環境的整潔與舒適始終與居民的幸福感息息相關。無人問津的“僵屍自行車”、樓道內無序堆放的雜物、影響居民出行的枯樹……這些困擾居民日常生活的問題,在新街口街道“清美約”3.0計劃下,都得到有效解決。

  “清美約”即“清整環境秩序、美化公共空間、制定居民公約”,倡導居民參與社區環境治理、基層社會治理。2025年,新街口街道繼續深入實施黨建引領樓門院落“清美約”3.0計劃。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新升級的“清美約”3.0計劃通過定期開展舊物兌換活動、廣泛開展居民議事協商、組建樓院志願服務隊等形式,凝聚各方力量,促進居民自治共治,增進家園意識,共用環境變化,從而提升社區治理效能,打造整潔、舒適、宜居的社區環境。

  消除枯枝隱患

  平房院化身“最美院落”

  曾經的西四北二條30號院,墻面破損嚴重,路面坑洼不平,院內的一棵枯樹不僅阻擋視線,也存在消防隱患。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消除安全隱患,西四北頭條社區將議事會搬到了小院內。

  “改造方案全部都是由居民共同討論得出的,這樣不僅能激發居民參與家園改造的積極性,也能讓居民樂於親身參與到後續的家園治理中。”西四北頭條社區黨委書記胡榮鈽介紹。砍伐枯樹、鋪裝地面、戶廁改造、安裝充電樁……經過一系列改造,現在的小院進行了功能分區,打造了議事協商園、兒童嬉戲園、綠色種植園等區域,小院生活變得更加愜意閒適,也成功獲評西城區“最美院落”。“現在,我們每個‘最美院落’的居民都自發對本院的公共空間進行維護保養,還經常參與到社區的周末大掃除等志願活動中,居民真正成為了家園的主人。”胡榮鈽説。

  據了解,“清美約”計劃開展兩年以來,已在西四北片區成功打造8處區級“最美院落”,未來,將有更多“最美院落”在“清美約”的助力下呈現在居民面前。

  耐心溝通 多方協作

  高效清理堆物堆料

  富國裏社區工作人員在巡查中發現,15號樓一位獨居老人門前長期堆放大量快遞及包裝物品,存在安全隱患。起初,老人對清理工作心存疑慮,社區工作者們帶着耐心與關懷多次到府溝通,傾聽老人的想法,緩解老人對物品的不捨情緒,同時詳細講解樓道堆物的安全風險。最終,老人被工作人員的誠意打動,同意清理。社區工作人員聯合樓內熱心居民,幫助老人對物品進行分類整理。過期食品和可回收物品由物業進行專業處理,有用物品則搬回屋內妥善擺放。“謝謝你們啊!”整理完成後,老人向社區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西裏二區社區聯合環雅麗都及轄區單位黨員志願先鋒隊,對新街口二條29號平房院開展集中清理行動。該平房院內大件舊傢具、廢舊電器隨意堆放,佔用公共空間,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清理初期,工作面臨諸多困難,院內居民認為物品“留着能賣錢”,不願配合。社區工作人員並未強制清理,而是“三顧茅廬”,反覆到府溝通勸説,並帶着火災案例照片逐戶科普。清理過程中,大家齊心協力、仔細清掃,確保不留死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院終於恢復了整潔、安全的居住環境。

  妥善處理“僵屍車”

  社區環境煥新顏

  “這些舊車子放在樓道裏既佔地方又不安全,現在社區組織置換活動,不僅解決了大難題,還能兌換生活用品,真是太貼心了!”家住中直社區的王阿姨一邊擦拭舊自行車一邊笑着説。為妥善處置社區內長期堆放的舊三輪車及自行車,中直社區以舊物兌換為切入點,廣泛宣傳“僵屍車”置換活動規則及對改善社區環境的意義,激發居民自主參與熱情,很多居民自發將閒置自行車推至置換點,並幫忙整理堆積的車輛。

  冠英園社區針對東冠英15號北樓樓下長期堆放的舊三輪車及自行車,通過多方尋訪聯繫車主,多次入戶講解公共空間管理規範和舊物兌換政策,耐心消除車主顧慮,最終協助完成車輛清運工作。

  據悉,新街口街道將持續推進“清美約”3.0計劃,提升居民的認同感和配合度,引導更多居民支援參與,實現樓門院落“清美約”的升級,並不斷推動“清美約”計劃從環境治理向精神共建延伸,形成環境美化與人文凝聚的雙向賦能。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