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傳承活動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行。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祖傳“張氏正骨”第四代傳承人張海濤,為高校師生贈送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祖傳張氏正骨》一書,開啟了非遺與高校的深度交流。
據了解,《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口述史——祖傳張氏正骨》於2025年3月由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出版發行,由北京文化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組織編撰,張海濤口述,潘峰以及第五代傳承人張弘正整理。該書詳盡講述了120年來祖傳張氏正骨的歷史變遷,從戰爭的洗禮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改造重組,再到改革開放以及在黨和國家富民利民政策的引導扶持下,傳承至今的歷程。書中生動地展現了祖傳張氏正骨在診傷、手法、固定和用藥等方面的獨特之處,以及歷代傳承人通過言傳身教、口傳心授,在學習實踐中不斷創新、總結,形成獨具特色的正骨手法和用藥特色,為讀者呈現了這一百餘年非遺項目的精髓與歷史脈絡。
近年來,張氏正骨與高校緊密攜手,圍繞中醫傳統治療、半月板損傷治療、正骨後按摩、夾板固定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合作。雙方對多種病例進一步研究,結合現代醫學技術與傳統正骨智慧,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推動中醫正骨領域的發展貢獻着力量。
此次張海濤走進北京中醫藥大學,不僅是對學校師生的一次知識饋贈,更是一次非遺與高校學術氛圍的碰撞與融合。通過這次活動,張氏正骨這一傳統技藝在高校這片學術沃土上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與關注,也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讓更多人了解到非遺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魅力,為非遺傳承之路拓展了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