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區委書記孟景偉到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配套共用商業空間源·心、運河西岸調研督導“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服務保障工作及運河西岸項目建設。他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精細化管理提升服務效能,以高品質供給激發消費活力,以系統性思維推動城市建設,切實將文旅體活動開展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全面打響“運河上的通州”品牌,為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北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銀峰一同調研。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正緊鑼密鼓籌備“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及“‘中華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見殷商”展覽。孟景偉實地察看籌備進展,聽取游客動線、導引系統、車輛接駁及交通疏導工作彙報。他指出,大型活動服務保障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試金石”,要統籌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接駁,加密活動期間專線班次,實現“場館—地鐵站—停車場”無縫銜接;優化周邊道路標識系統,設置臨時落客區與應急通道,通過線上資訊發佈和線下標識指引,確保游客出行順暢、入館有序。
作為三大文化設施配套共用商業空間,源·心項目是區域重要功能補充。孟景偉詳細了解項目建設運營情況,他強調,要聚焦游客觀展、游園、餐飲需求,合理設置“文化體驗—美食打卡—休閒娛樂”閉環動線,利用三大文化設施地標優勢佈局露天劇場、創意市集等社交場景,形成消費磁場,打造既有文化底蘊又具生活氣息的複合商業空間。
運河西岸項目各項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孟景偉察看項目建設進展時指出,濱水空間景觀提升是展現大運河魅力的關鍵,要做好“水、城、人”三篇文章,推動濱水空間複合利用。建設中要嚴把工程品質關,優化施工工藝,確保建築與景觀經得起歷史檢驗。要借近期龍舟賽、殷商大展等文旅體活動熱度,營造活力消費場景,重塑濱河活力堤岸,涵養副中心特色煙火氣。
調研中,孟景偉要求,要以“精益求精、萬無一失”的標準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建立問題臺賬,對展品安全、服務品質、應急處置等環節進行“地毯式”排查,確保“5·18國際博物館日”安全有序。交通、公安等部門要聯動開展“實戰化”演練,完善極端天氣、大客流疏導等應急預案,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
孟景偉強調,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空間是發展的載體。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推進運河西岸項目建設,將運河水岸的“空間資源”轉化為産業升級的“發展動能”。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城市建設成果與特色消費場景,提升城市知名度與美譽度。要以“人民滿意”為核心優化消費場景供給,以“文化賦能”推動城市品質提升,統籌安全與活力、功能與美學、民生需求與城市發展,為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區領導侯健美、盧慶雷、林正航,國網北京通州供電公司總經理邱明泉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