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懷柔區委常委、副區長高志慶圍繞“文化創新助力社區治理,科技進步推動鄉村振興”到雁棲鎮調研,鎮主要領導陪同。
調研組一行先後前往水岸雁棲、雁棲鎮科學家工作室、范各莊村商街,實地察看文化街區、科研平臺及特色商街發展情況,聽取相關項目規劃及運營彙報。
在水岸雁棲文化街區,調研組走訪楊靜工作室、藏書房、社區服務中心,了解以“文化、藝術、康養”為核心的社區發展模式。該街區已引進故宮文物修復專家工作室、北京最大社區書店藏書房等文化藝術資源,並聯合中科院構建醫康養服務中心,形成懷柔特色文化藝術社區雛形。在科學家工作室,調研組聽取一期項目運營情況彙報。該項目包含4處小院,其中“科學之家”為懷柔區科研團隊提供中式氛圍的共用交流空間,3個科技小院為中科院物理所、中國農業大學等團隊80余名科研人員提供長期工作住宿服務。在范各莊村商街,調研組察看南北走向1500米長的複合型街區,該街區作為APEC配套設施於2014年開街,涵蓋工藝品、文化長廊、戲水、餐飲等六大功能區,是北京市首家“村中步行街”,集游覽、購物、休閒體驗於一體。
調研中,高志慶對雁棲鎮在文化創新助力社區治理,科技進步推動鄉村振興方面工作給予肯定,強調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服務,推動文旅融合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助力懷柔科學城建設。高志慶要求,要以更高站位統籌文化創新與科技賦能,推動社區治理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一是深化文化創新驅動社區治理效能提升。聚焦水岸雁棲文化街區“文化藝術+康養服務”特色模式,進一步整合資源,將文化藝術元素深度融入社區治理場景,打造“文化浸潤人心、服務凝聚合力”的新型治理樣板,以人文溫度提升居民獲得感與社區歸屬感,探索文化創新助力社區治理的“懷柔示範”。二是強化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産業升級。依託科學家工作室、智慧農業展廳等科創平臺,深化與中科院物理所、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團隊的合作機制,推動神農大模型、雁棲大腦等科技成果向范各莊村商街、智慧農業等場景轉化應用。以“科技+文旅”融合為路徑,升級鄉村産業業態——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商街智慧化運營、以農業科技成果培育特色農産品品牌,打造“科研成果轉化示範地、文旅消費新地標”,為鄉村振興注入“科創動能”,助力懷柔科學城“科研經濟”與“鄉村經濟”雙向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