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精特新創新生態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入駐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將為順義聚集更多優質項目和創新人才。當天,還同步啟動了專精特新企業行活動。
專委會以專精特新企業為服務主體、以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為框架、以推進和發展特色産業集聚區為模式,切實為企業和地方政府開展落地服務。
“我們的核心目標是為企業賦動能,為地方強生態。”專委會主任孟憲偉表示,“專委會將為企業提供全周期輔導,定制從幼苗到巨人的成長地圖,助力更多企業邁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成長階梯;聯動央媒資源,講好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故事,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對接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讓資本與創新雙向奔赴;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促進産業鏈補鏈強鏈,打造共生共贏的産業生態。”
一直以來,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始終將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作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園區已聚集中小企業4500余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4家。“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將借助專委會的行業影響力,吸引高端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等領域優質項目落戶,同時,深化與國內外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合作,為順義導入創新人才與前沿技術。”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鑫表示。
活動上,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順義區産業發展情況,並進行了政策介紹和招商推介。50余家優質中小企業現場參與,達成10余項投資意向。
廣東泰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黃山説:“我們是國內低空數字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們通過專委會對順義的營商環境和産業發展方向有了進一步了解,希望未來在協會和專委會的支援下投資順義、發展順義、紮根順義。”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將以‘政策+服務’雙輪驅動,為專委會提供優質載體與資源對接平臺,依託航空航太、醫藥健康、臨空智造等領域的創新資源,強化産業鏈合作。我們會以最開放的姿態、最務實的舉措,為專委會落地生根提供堅實保障。”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