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調整到天橋這片送餐,對附近還不太熟悉,聽説能從高德地圖上找到充電的地方,而且基本上都不用排隊。”餓了麼騎手尹師傅最近從天橋街道兩新組織黨組織了解到,為了方便居民充電,街道積極對接高德地圖平臺,為居民群眾繪製了一張便捷的電動自行車“充電地圖”。
近年來,天橋街道大力推動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構建“智慧導航+精準供給+全民共治”服務模式,共布設充電介面3590個,實現車樁比例達到1:1.36,重點區域實現1:1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尋樁難、充電貴”的問題,使居民群眾充電安全、安心、實惠。
接入“智慧導航”破解“充電難”問題
為了精準布設電動自行車充電介面,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攜手高德地圖通過實地走訪、定點繪製等前期工作,實現全市首個充電設施100%接入公共地圖平臺,打造轄區充電點位地圖,居民群眾可通過“高德地圖”APP搜索“天橋街道便民電動自行車充電櫃”,即可快速定位最近充電點,查詢充電設施使用情況,導航前往充電,平均尋找時間由10分鐘縮短至1分鐘,讓騎行者擁有“充電自由”。
此外,街道工作人員還在日常巡檢的同時,通過“高德地圖”APP公開24小時充電設備維修維護電話,引導廣大居民群眾在充電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可隨時撥打客服電話上報故障點位,提升維修維護工作效率,使地區設備故障發現率提升至89%,維修時效從36小時壓縮至3.5小時,同時遏制安全事故,消除消防隱患。
實現“降本增效”破解“充電貴”問題
“每次充電費挺便宜的,對我們外賣員來説,給電動車充電的費用不是負擔。”尹師傅説。
據了解,自2022年以來,街道共建設充電櫃介面2400多個,並在國家規定的“電費以居民用電費用為標準,服務費不超過電費”收費標準基礎上,減免“所有服務費”,實現與普通充電設施相比充電費用“全部半價”,讓居民群眾充得便宜、充得安全。
未來,街道將針對重點社區及人群,持續做好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巡查及宣傳引導工作,同時加速完善北部平房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試點路側充電設施安裝,不斷提升居民使用安全感、便捷性、舒適性,切實維護轄區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