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生百谷,萬物皆可期。”4月20日,以“神農嘗百草,永定育新苗”為主題的“永定河畔博士林場之中醫百草園種植活動”在宛平舉辦,也拉開了豐台區首個“博士林場”——宛平“博士林場”建設的序幕。
此次活動圍繞“學子回家,街校(院)聯盟”“博士林場”“樂學公園”“永定河·宛平河畔公園群”“中醫百草園種植”五大主題展開。
在“學子回歸豐臺築夢”行動中,宛平街道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1所高校建立聯盟,開展包括主題墻繪、經濟調研和招聘會等合作項目,旨在吸引人才參與街道建設。活動中,高校與三所中學共同接受授牌,加強合作,增加學生實踐機會,促進人才在豐臺紮根。同時,老莊子河畔文化傳播公司發起“永定河畔青春暢享”文創大賽,鼓勵聯盟學校青年貢獻於河畔群建設,激發集體經濟新活力。
在“博士林場”試點建設中,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侯智霞博士團隊指導完成中醫百草園種植規劃,活動現場正式授牌“博士林場”,標誌着豐台區以科技賦能生態建設的創新實踐邁入新階段。宛平“博士林場”將充分發揮高校科研力量的優勢,開展林下中草藥培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物多樣性監測及保育示範等領域的研究和技術推廣,構建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形成“生態保護—産業升級—民生改善”的良性迴圈,為超大城市生態治理提供可複製的“宛平樣本”。
主會場由盧溝橋幼兒園的孩子們帶來的舞臺劇《永定河中醫百草園·小藥童奇遇記》以生動形式演繹中醫藥文化傳承,贏得陣陣掌聲。作為豐台區首批精品“樂學公園”之一,綠堤公園與盧溝橋小學、豐臺二中盧溝橋學校簽訂研學協議,並獲授“豐臺觀鳥點”稱號。未來,綠堤公園將以“教育賦能生態,公園反哺教育”為宗旨,通過場地資源共用、課程聯合開發、管理協同共治,為學生打造“自然教育共同體”。
隨着種植活動啟動,高校、中小學師生與社會各界代表共同揮鍬培土,栽種薄荷、金銀花等中草藥,為綠堤公園增添兼具文化底蘊與生態價值的“百草園”。融合中醫藥文化的“百草尋蹤”定向越野賽在園區同步舉行,參與者沿着綠堤公園特色路線,打卡沿線中醫藥主題點位,在“李時珍”“孫思邈”等NPC設置的“藥材尋蹤”“古方解密”等打卡答題中學習中醫藥知識,通過趣味互動集齊“本草通關香囊”,在奔跑中踐行生態保護理念。在百草中醫文化集市展示區,則通過香囊製作、健康諮詢等互動體驗,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傳統醫學魅力。
作為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平原段在宛平街道的10余公里造就了永定河堤岸上的河畔公園群。活動現場,以永定河水澆灌象徵健康與希望的銀杏樹,寓意永定河畔公園群協同發展,以拓展林草就業增收空間為目標,共啟綠色生態旅游與林下經濟新篇章。這一集科研、教育、文旅於一體的生態基地,將成為宛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引擎”。
宛平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表示,種植活動已圓滿結束,但永定河畔的生機與希望正蓬勃生長。未來將以“博士林場”建立為契機,讓永定河·宛平河畔公園群同步拓展為市民觸手可及的“中醫藥生態課堂”,聯動高校持續開發中醫藥科普研學路線,定期舉辦中醫惠民市集,為豐台區生態文明建設與傳統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