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新街口街道半壁街社區小後倉小區的居民撥打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小區內有烏鴉,每天早上5點多開始鳴叫,聲音非常大,已經影響到居民的正常休息,希望相關部門幫助解決。
接訴後,社區工作人員聯合街道綜合執法隊於次日清晨到居民反映的區域進行現場調查,了解烏鴉擾民的具體情況,包括烏鴉的數量、活動範圍、擾民程度等。隨後,根據現場調查的結果,社區“吹哨”城管、環保、小動物保護協會、園林等多部門與居民代表一起召開議事會。議事過程中,有居民反映烏鴉不僅鳴叫擾民,它們的聚集地在小後倉的一處公共活動區域上方,還會掉落大量的鳥糞,大家每日出行“如履薄冰”。
面對居民生活中的困擾,各部門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制定治理方案。首先由環保部門、小動物保護部門在高處(烏鴉落腳處)設置專業的驅鳥“神器”等設備,用技術手段驅趕烏鴉;然後,由園林部門配合對周邊樹木進行修剪,以減少烏鴉棲息地;最後,環雅麗都工作人員增加廚余垃圾的清理頻次,降低烏鴉獲取食物的可能。此外,為避免治理烏鴉擾民時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社區開展豐富的活動,向居民宣講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介紹烏鴉的生活習性和保護措施,提高居民對烏鴉等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鼓勵大家採取溫和、環保的方式來維護社區環境,減少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
“真的安靜多了,天氣漸暖,我也能放心開窗了!”一位居民反饋道。
同樣為居民按下“靜音鍵”的還有大柵欄街道。近日,家住百順社區百順衚同6號的馬先生總因附近的噪音睡不着,便給社區打去了求助電話。
經過反覆查驗,工作人員發現原來噪音來源是位於百順社區辦公樓二層陽臺上的環境空氣品質檢測儀。這臺檢測儀因故障,電機發出持續不斷的嗡嗡聲,在夜深人靜之時,這刺耳的噪音顯得格外突兀。
大柵欄街道始終秉持着“未訴先辦”的服務理念,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當天夜間值班室在接到馬先生的求助電話後,便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凌晨兩點多,百順社區社工奔赴現場,先耐心地安撫馬先生的情緒,並嘗試使用泡沫等物料包裹機器,希望能暫時隔絕噪音,然而效果並不理想。
第二天清晨,社區隨即聯繫了街道城建科,找來了負責維護環境空氣品質檢測儀的公司維修人員。經維修人員仔細檢查,發現儀器故障是由於年久失修,屬於正常損耗。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維修人員決定將整套設備進行更換。在維修過程中,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在現場,並隨時與馬先生保持溝通,及時向他通報維修進度。經過緊張有序的維修,兩台儀器終於恢復正常運作,百順衚同6號也恢復了寧靜。
“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解決了問題,真是太感謝了。”馬先生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