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區:提醒!安全第一 野外探洞需謹慎

日期:2025-03-26 15:15    來源:房山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在房山的蒼翠山巒之下,隱藏着多處大自然用億萬年雕琢的奇跡溶洞,這些溶洞不僅是地質演變的活化石,更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瑰麗史詩,訴説着大地深處最古老的故事。

  據了解,國際洞穴學協會將洞穴定義為人類能進出的天然地下空間,按地質(基岩)環境分類,溶洞是洞穴的一種。溶洞主要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後形成的,並且經過長時間的溶解逐漸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奇異景觀。

  當我們走進房山的石花洞、銀狐洞等景區,會被洞內的一石一景所震撼,一洞一窟間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溶洞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自然留給人類的“地質檔案”。鐘乳石和石筍經常表現出生長的“年輪”,可能提供關於過去氣候條件的寶貴資訊。洞穴中古老的沉積物也可以揭示該地區的地貌和水文歷史……

  根據公開資料,房山溶洞群是我國岩溶洞穴分佈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洞穴密度之大、地質遺跡和文化遺産類型之全,在世界範圍內都十分罕見。同時,房山溶洞群的生態環境對北京地下水的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房山溶洞群所在的大石河、拒馬河流域是北京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岩溶地下水系統通過調節徑流、凈化水質,對維持區域生態平衡起到關鍵作用。這些自然遺跡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一旦遭到破壞,將可能永遠消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嘗試戶外探險。然而,洞穴探險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在此提醒大家,由於未開發的溶洞洞內石灰岩是溶蝕的,是不規則形成的,且溶洞裏地形構造複雜,地面光滑,洞內沒有標識和光源,很容易在洞內迷失方向,還會有岩石墜落的風險,安全風險大。除此之外,溶洞內鐘乳石、石幔、石花等每一處構造的微妙變化,都要經歷成百上千年持續沉積,非專業探洞會影響溶洞的自然形成規律。如果您想一探地心深處的自然詩篇,石花洞、銀狐洞等景區都是不錯的選擇。

  文明參觀,從細微處做起

  游客在進入洞穴時要“凈身”抖掉身上的灰塵,儘量少帶微塵入洞,以避免鐘乳石受微塵影響顏色變黑。

  防止游客在洞內逗留時間過長,以避免有人帶進過多污染物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總量超標對洞穴資源造成破壞。

  游客應把垃圾帶回或放在指定地方,以減輕景區超載所造成的環境壓力。

  溫馨提示

  切勿冒險進入未開放或未開發的溶洞,讓我們以“守護者”之心,見證時間與自然共舞的永恒傳奇。

  如果您在游覽房山大好風光的同時,發現了未開發的野溶洞,請您注意安全,及時與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聯繫,感謝您對溶洞保護工作的支援。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