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扎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從第一天清晨到達新加坡,每天至少3場活動接洽,高效率的密集對接,非常充實。”“本次出海不僅精準匹配東南亞市場資源,更通過系統性培訓助力企業快速融入當地商業生態。”
日前,中關村豐臺園(以下簡稱“豐臺園”)組織多家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展出海實訓,考察當地營商環境、投資政策和法治建設,助力企業與海外産業鏈上下游建立聯繫,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競爭力,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園區向民營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還組織了10余場民營企業座談會,有出海訴求的企業近百家。作為首都科技創新的重要承載地,豐臺園積極構建企業出海培訓和服務體系,努力提升優質營商環境,推出北京市首個護航企業出海實訓平臺——‘先豐企航’出海實訓營,推動企業邁向國際市場。”豐臺園相關負責人説道。
開通相關領域出海“綠色通道”
“這次出海實訓,從經濟發展局、企業發展局等政府部門,到中華總商會的華商組織,再到銀行、券商、律所等當地服務型的中資企業,真正實現了由點到線的資源串聯,由表及裏地解決了企業組團出海的痛點問題。”交控科技副總裁黃勍表示。
豐臺園出海團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通過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新加坡交易所、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等當地政府金融、招商、産業部門的深入交流,在上市融資、政策對接、招商推介、産業促進等方面給予豐臺園企業更多支援和協助,並將通過上述部門北京辦事處與豐臺園進一步深度連結,探索在豐臺園建立聯絡點,開通相關領域出海“綠色通道”。
掛牌“豐臺園企業出海服務中心”
“豐臺園企業出海服務中心的設立,讓我們在出海過程中有了落腳點,實現資源共用,更好地找準市場定位,找到更靠譜的合作夥伴。”根網科技副總經理陳曦説。
豐臺園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河證券、盈科律師事務所等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分支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掛牌設立6家“豐臺園企業出海服務中心”,開展跨境合規指導,精準匹配企業海外技術合作需求,拓展境外融資渠道,提供金融風險評估與應對預案,引導企業選擇安全可靠的金融合作夥伴,促進企業自身産業結構優化,同時,將積極促成當地律所等機構的中國辦事處落地豐臺園,助力海外企業入駐,為豐臺園産業的國際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啟動企業出海“點亮全球”計劃
“豐臺園組織企業出海,為科技企業搭建了高價值的國際化交流平臺,精準匹配東南亞市場資源,通過系統性培訓助力企業快速融入當地商業生態,充分體現了‘護航企業出海’的初心與專業力。”陳曦説。
通過走訪中國物流海外等央國企,豐臺園啟動企業出海“點亮全球”計劃,溝通成立中關村豐臺園企業出海基地,提供跨地域、跨語言、跨文化、跨領域的一站式綜合服務,聚焦企業國際化發展戰略規劃等,為企業境外投資和業務拓展奠定堅實基礎,助力園區企業在海外市場穩健發展。
豐臺園通過與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等海外商協會對接,積極爭取為園區企業落地東南亞提供更為便利的資源對接和支撐保障,給予園區企業便捷加入當地華人商協會的支援,提供精準的行業資源對接,幫助企業快速融入當地商業生態,獲取潛在合作夥伴、客戶及供應商資訊。
“此次出海,我覺得新加坡適合作為我們的海外總部建立地點,馬來西亞蓬勃的發展潛力適合我們海外倉、海外産能的建立,從稅收優惠到一站式服務的政策清晰明瞭。”北京國聯視訊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尹海鳳説道。
打造豐臺法務區國際化名片
豐臺園是首都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是央企、民企總部的聚集區,擁有軌道交通、航空航太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四個百億級産業集群,正着力打造看丹獨角獸創新基地、園博數字經濟産業園等特色科創産業園,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創新活力。
作為豐臺法務先導區,豐臺園此次“先豐企航”實訓營的開展,是推動豐臺法務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整合金融、法律等多領域的法務、泛法務資源,為企業出海提供專業的法務支援,幫助企業規避海外投資風險,也為園區企業與海外企業的合作搭建了平臺,促進雙方在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豐臺園負責人表示,豐臺園將依託豐台區法務資源集聚的獨特優勢,推出法商融合推進産業高品質發展暨法治護航企業出海“益企行動”,在投資合作、風險防範等關鍵領域助力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推動更多豐臺園企業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