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為功、善作善成。過去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夯基壘臺、落子佈局,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兄弟同心鑄就了新的區域發展增長極。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品質深入推進的階段,在已有基礎上向前推進的每一步,都將更考驗智慧擔當與歷史耐心。
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在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長安街知事推出系列報道“京津冀一把手訪談錄”,邀請三地市區和政府部門“一把手”,分享發展經驗,展望美好藍圖。
在區域協調發展的宏偉藍圖中,密雲作為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奮力譜寫京津冀協同發展密雲實踐的新篇章。
自2014年以來,密雲區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取得哪些成績?未來有什麼計劃?近日,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專訪北京市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於海波。
聯防聯治
共築首都生態屏障
知事:密雲區如何做好聯防聯治,共築首都生態屏障?
於海波:飲水思源,方知其重。密雲水庫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也是京津冀區域水源涵養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地同屬海河流域水系,互為上下游、左右岸,水網緊密相連。十年來京津冀協同推動水系保護與治理,實現“成本共擔、效益共用、合作共治”的生態之約,全流域共下“一盤棋”,讓三地人民同水連飲,同心安飲。
為了保護好密雲水庫,京冀建立了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工作聯席會議推進機制,共同做好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與水源保護工作。
在水源治理方面,持續推進“兩市三區”聯建聯防聯治,在聯合監測、協同執法、聯動應急等八個方面持續發力,流域水源涵養能力不斷增強,監管能力不斷提升。實施全市最嚴格的水環境跨界斷面考核,地表水考核斷面達標率保持100%,密雲水庫上游77條小流域全部達到生態清潔標準,水生態健康綜合指數排名全市第一。全區實施山區森林健康經營、密雲水庫周邊國土綠化試點示範、密雲水庫防災減災及蓄水提升等重點工程,持續開展水庫流域綜合治理,實現清水下山、凈水入庫。
在水源保護方面,京冀簽署兩輪《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按照水量核心、水質底線的原則,對潮河、白河等8條主要跨境河流進行水量、水文、水質定期監測,累計撥付生態補償資金31.5億元。全區持續健全完善“5+2”保水體系,成立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集中行使涉及密雲水庫的131項執法權,在全國率先實現區域性綜合執法。密雲庫區全面退出生産經營活動,建設300公里圍網,實現庫區全封閉管理,2150名網格員全覆蓋巡查。
自2021年以來,密雲水庫持續保持蓄水量30億立方米左右的高水位安全運作,累計向下游生態補水18.7億立方米以上,水質始終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Ⅱ類標準及以上,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態保障。
培育新質生産力
發展生命健康主導産業
知事:密雲區如何做好産業互融,加速培育新質生産力?
於海波:密雲區深化構建“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多個特色鄉鎮和特色産業”的全域發展格局,將自身經濟發展放到京津冀協同大局中統籌考慮、總體佈局,積極對接北京中心城區和津冀兩地産業資源,大力發展生命科學、智慧製造等生態友好型産業,高品質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近年來,密雲區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産業,全力推動北大醫學城、生命健康科學城、密雲生命健康之城建設。而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是頂級醫學資源主要承載地、新質生産力集中策源地、密雲區生命健康核心産業承載區。
科學城東區圍繞地球系統科學、生命科學兩個方向,重點承載科技研發服務業。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加速建設,密雲持續深化與北大醫學部、國藥控股等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合作,成立了健康産業聯盟和醫療器械産業聯盟、密雲中醫藥産業聯盟,連續兩年舉辦生命健康産業發展大會,吸引200余家醫療企業洽商合作。“1+5”科學設施全部建成並服務科學研究,其中,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項目破解“卡脖子”問題,成為國際上解析度最高、功能最全的地球系統模式之一,服務國內外84家科研單位開展科學研究。
中關村密雲園支援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高精尖産業,與天津、河北建立産業對接機制,積極承接科技成果轉化,中關村(密雲)生命健康服務産業園入選“中關村特色産業園”,成立國內首個中藥院內製劑科研成果轉化的商業孵化平臺,北京同仁堂宏德醫藥正式入駐,北陸藥業、康辰藥業在天津濱海新區佈局製造基地。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級工廠投産運營,首款純電旗艦行政轎車享界S9實現量産,吸引相關配套企業落地密雲,測控裝備産業集群入選國家級特色産業集群。
截至2024年底,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47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4家,數量均位居生態涵養區首位。
深化公共服務保障
共用完美生活
知事:密雲區如何做好服務共用,提升區域民生福祉?
於海波:近年來,密雲區推動京津冀多領域合作結出碩果,持續深化與周邊地區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合作,不斷提高區域協同水準。
在教育領域,全面啟動市區名校“手拉手”結對合作,在全市率先開展幹部教師輪崗交流,教育品質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保持全市前列。與天津市寶坻區、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優質職業教育學校建立了結對關係,開展師生交流培訓、共用優質課程資源。目前,已累計接受河北籍學生來京訪學或專業技能訓練650餘人,促進了教育品質的提升。
在醫療領域,密雲區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等建立了遠端醫療協作平臺,2024年實現了疑難病症會診58例。同時,京津冀三地醫保異地結算範圍不斷擴大,2024年,密雲區異地就醫結算11.43萬人次,結算金額8183.62萬元,大大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
在養老領域,全區持續完善推廣“鄰里互助點”養老模式,新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3家,累計建成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353個、養老助餐點77個、養老床位5372張。健全政策體系,加快推動與張承環京地區跨區域養老服務合作,為收入密雲老年人的河北養老機構發放床位補貼,“家門口”幸福養老越發普及。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號角仍在持續吹響,密雲區正以生態為底色,以産業為支撐,以公共服務為保障,推動生態、生命、生活“三生”融合發展,在協同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區域高品質發展貢獻“密雲力量”,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