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半年,長辛老友會的老友已經增加到30多名,為老鎮注入着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長辛店老物件博物館已經完成了選址,即將在2025年啟動建設
●北方的紅星宣講團講民俗、講紅色,更要講未來,把老鎮新生講給大家聽
●長辛老友會將聚焦講好家門口的故事、百姓故事,圍繞老鎮歷史文化傳承、地區發展、基層治理等話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都説“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在進行城市有機更新的長辛店老鎮,就把轄區老居民、老街坊、老職工、老朋友當成寶,成立了“長辛老友會”,邀請他們參與到老鎮更新中,發掘老鎮歷史文脈,擴展地區發展“朋友圈”,展現老鎮文化繁榮和發展活力,為老鎮留住鄉愁記憶和“煙火氣”。
老友攜手留住老鎮文脈
這是一幅城市山水畫,遠處是長辛店教堂的塔尖,樹木掩映間,曹家口路還是窄窄的衚同,沿途是老菜市場、照相館、長辛店理髮店……曉月當空,駝隊穿行,仿佛有駝鈴聲透出紙面。
“這是1965年前後的長辛店,我才十來歲,可以説這是大街在我腦海裏最初、最深刻的印象。”長辛老友會老友、畫家張春萍指着這幅《古道常新望曉月》説,她就出生成長在長辛店大街,與長辛店有着分不開的淵源。
2024年9月,長辛店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長辛老友會,張春萍就是首批18位老友中的一員。能為長辛店做些什麼?張春萍他們決定為老鎮留影。從南頭到北頭,漫步五里長街采風,在老友們的眼裏,大街處處是故事。比如,一段只剩個圓門洞的殘墻,曾經是一處叫仁壽寓的花園別墅,是不少老人們兒時嬉戲的秘密花園。
2025年1月,由老友們操持起來的“老鎮新韻·印象長辛”主題書畫攝影展在曹家口路仁丹院內展出,吸引了眾多居民和游人。看著人們在這裡尋找兒時記憶,老友們非常有成就感。
“我們現在又有了新的目標,準備為20世紀60年代的長辛店大街‘留影’,將來和完成更新的大街一起亮相,今昔相映,留住我們共同的記憶。”張春萍説。
長辛老友會會長尹喜軍,1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收集地區的老物件,還在街道的支援下開辦了長辛店民俗老物件陳列展館。
“這些老物件是長辛店人的根兒!2024年底,長辛店街道和豐臺文旅集團一起對我們收集的老物件進行了統一的登記造冊整理,5000多件呢!”作為土生土長的長辛店人,尹喜軍很自豪能留住這些鄉愁。他説,現在不少老友和他一起收集整理着老鎮的記憶、老物件、老照片……隨着長辛店老鎮有機更新的推進,這些老物件也有了歸宿:長辛店老物件博物館已經完成了選址,即將在2025年啟動建設,讓更多人看到“長辛店”。
在長辛店街道,“北方的紅星”宣講團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人們展現着這個古鎮。長辛老友會一員、宣講團團長周健這段時間經常出現在老鎮更新“樣板間”,了解老鎮更新進展。
“我是來‘備課’的。”周健説,他們宣講過程中經常被問及老鎮的未來,2025年他們就想在這個層面突破,講民俗、講紅色,更要講未來,把老鎮新生講給大家聽,為老鎮的發展貢獻一份老長辛店人的力量。
讓傳統成為老鎮新活力
紮根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的劉德華、帶領學生講好“家門口”紅色故事的長辛店鐵路中學校長高雲虎、傳承“群鑽精神”的大國工匠徐樹永……成立不到半年,長辛老友會的老友已經增加到30多名,為老鎮注入着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老友們挖掘整理老鎮文創,衚同名牌、老聚來永副食店原汁原味;老鎮“樣板間”煥新亮相,老友們特意查閱史料,挖掘整理,找回了“八婆游春”等傳統花會表演,再現昔日大街的年節盛況;元宵前夜,老友們齊聚長辛,話説長辛店的過年習俗,一道道美食,一項項老禮兒,讓人們重新找回屬於老鎮的年味兒……
“老鎮有機更新為長辛店賦予歷史新機遇和發展新動力,幾代生活、工作在這裡的老友們深愛着這片土地,對這裡的風土民情和歷史掌故熟諳於心,他們加入進來,成為傳承者、守護者和推介者,為老鎮注入新活力。”長辛店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忠説,未來長辛老友會將聚焦講好“家門口”的故事、百姓故事,圍繞老鎮歷史文化傳承、地區發展、基層治理等話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一起打造富有城市魅力和老鎮歷史特色的文化街區,為嶄新的長辛店留住鄉愁記憶和濃濃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