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1月,公園共監測記錄野生鳥類資源117種,其中2024年新增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歷年來共觀測發現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
●豐台區積極開展“三大門戶”周邊及重要廊道沿線綠化美化,打造草橋、科技園區2處花園城市建設示範區,建設品質生活提升“十大場景”項目30處、“金角銀邊”80余處
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豐臺共話全球生態治理、發佈《豐台區花園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花十條”保駕護航打造千億級花卉産業集群……近年來,豐台區加快打造自然生境生機盎然的花園之城,全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環境,提升高品質發展“含綠量”。
“綠城九法”夯實生態文明基底
黃胸鹀、大鵟、紅隼、赤腹鷹、燕隼、紅喉歌鴝……近日,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喜訊頻傳——截至2024年底,公園共監測記錄野生鳥類資源117種,其中2024年新增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歷年來共觀測發現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而在2021年,監測記錄的野生鳥類數量還僅有81種,三年間增長率達44%。同時,公園共記錄野生植物資源116種,新增濕生野生植物20余種,公園濕地生態環境日趨完善。
將視線從天空轉回地面。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內,小龍河成為市民消暑納涼的“網紅河”。曾經的小龍河臭氣熏天,附近居民避之不及。在經過疏挖、鋪設截污管線、修築巡河道路、河道岸坡綠化等一系列治理後,又從槐房再生水廠引入了再生水。如今的小龍河河道開闊、河水清澈,生態一路向好,河水流經園區,串聯起眾多景點,是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名副其實的主脈。
漫步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近萬畝森林濕地鬱鬱蔥蔥。水清岸綠、飛鳥翩躚,保護動物頻繁出沒,珍稀瀕危植物陸續回歸。如今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已化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生態樣板。
近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治理盛會——全球生態治理(南森)大會在豐臺召開。會上發佈《全球生態治理南森倡議》,呼籲發揮永久大會機製作用,搭建創新交流平臺,積極推進候鳥遷飛區全球大科學行動計劃,加強政策對話、資訊共用,設立聯合實驗室、創新聯盟等平臺,深入開展全球生態治理科教合作,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從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生態日趨完善,到小龍河流域治理成果得到市民認可,再到《全球生態治理南森倡議》發佈,豐台區在建設“花園之城”道路上越走越實。作為全國首個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獲得者,豐台區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森林繞城、綠道連城、碧水穿城、濕地潤城、公園遍城、農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匯城、景觀靚城的“綠城九法”夯實生態文明基底,以“五氣連枝”推動生態治理,努力促進生産、生活、生態“三生空間”有機融合,實現生態環境的高品質供給。
“金角銀邊”裝點百姓幸福生活
在玉泉營街道鎮國寺北街西口,有個叫如琢園的街邊公園。順着彎曲的園路行走,比人還高的是纖序芒,及腰高的是狼尾草,一株就“霸佔”一大片的是紫菀花……公園好似一幅畫,走在其中,令人倍感“治愈”。
如琢園南北約220米,東西約110米。不大的公園中,卻有着地被植物147種,其中的紫藤觀賞區的規模更是北京之最。
吹薩克斯的老劉是公園的常客,住得不遠,常用自行車馱着音響、薩克斯來。“在家吹薩克斯擾民,在這兒,環境好、意境好,還時不時有人捧場!”老劉説道。
花園城市處處精彩。兩年前,如琢園還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地,在豐台區“金角銀邊”建設過程中,昔日的荒地搖身變成了寶藏公園。近年來,豐台區充分釋放城市剩餘空間潛能,全面推進“金角銀邊”,綠道、碧道、秀道“三道”工程等建設項目,不斷夯實豐臺高品質發展的城市環境底色,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近期,豐臺還發佈了《豐台區城市公園環聯通綠道建設計劃》。計劃顯示,豐台區將打造全長121公里的城市公園環聯通綠道,穿過首都商務新區、麗澤金融商務區、中關村豐臺園、北京西站、北京豐臺站5大城市熱點片區,形成“一環、六組團”的空間結構。
城市綠道穿起美好風光,也裝點起百姓的幸福生活,更厚植區域發展底色。據了解,綠道建成後,將串聯37個城市公園綠地及4條河流水系,形成“100公里+”的騎行路線,為市民提供良好的通勤環境。同時,綠道生態價值也將被充分轉化,激活産業發展、城市活力,帶動全區綠色高品質發展。
“花十條”護航花卉産業集群
在位於玉泉營街道草橋村的北京花卉交易中心,種類繁多、爭奇鬥艷的年宵花讓人目不暇接,蝴蝶蘭、紅掌、君子蘭、朱頂紅、仙客來等年宵花都是市民熱衷選購的品種。
“你看這花多喜慶,擺家裏看著也開心!”市民劉大姐開心地展示她購買的朱頂紅。因為諧音“註定紅”的寓意很好,這款年宵花受到了許多市民的青睞。
“花山花海花鄉情,買花就到玉泉營。”豐台區花卉栽培歷史長達800餘年,一直以來有着“花鄉”的美譽。而近年來火熱的花卉産業,也催生了“美麗經濟”。
如何使花卉産業步入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道?2024年,豐台區在建設花園之城的道路上再接再厲,推出《花卉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促進花卉産業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全面推進花卉産業發展。
行動計劃顯示,豐台區將以花園城市建設為統領,做強花卉産業鏈條,構建“一帶集聚,雙核引領,五花綻放,多區融合”的産業發展佈局,謀劃千億級集群新格局。其中“一帶”即南四環花卉産業發展帶,“雙核”即北京國際花卉科創中心科技核、南森西花片區文化核。而“花十條”,則包括擴大花卉産業規模、加快推動國際花卉科創中心建設、對企業入區發展提供扶持資金等內容。
2024年,豐台區城市空間界面持續靚化。舉辦花園城市建設大會,積極開展“三大門戶”周邊及重要廊道沿線綠化美化,打造草橋、科技園區2處花園城市建設示範區,建設品質生活提升“十大場景”項目30處、“金角銀邊”80余處。
豐台區成立全市首個花卉苗木數據資産創新實驗室,建立“總部+基地”花卉産業創新聯盟,發佈“北京花卉市場綜合智慧分析數據集”。花鄉花木集團實現全國首例花木數據資産入表。
“點靚涼水河”行動右安門段公共空間及石榴莊段主體結構建設完成,永定河親水綠道宛平段建成開放,馬草河公共空間綠化改造提升項目正式開工。
此外,豐台區生態環境品質不斷優化。全區PM2.5連續四年穩定達到國家標準。全市跨度最大“基坑氣膜”投入使用。發佈《全球生態治理南森倡議》,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持續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區高品質發展與高水準生態建設協同推進示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