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區:冬奧迴響 從賽場到日常 高山滑雪記憶延續

日期:2025-01-27 15:50    來源:延慶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2025年,正值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三周年之際,冬奧會的深遠影響仍在持續發酵。那些曾在冬奧舞臺上揮灑汗水與智慧的人們,如今在各自領域續寫着與冰雪運動不解之緣的故事。何旭,一位曾在冬奧賽時高山滑雪場館體育業務領域工作的“老兵”,如今雖已轉戰延慶區政數局,但那段難忘的冬奧經歷,始終是他職業生涯中熠熠生輝的篇章。

  回顧冬奧歲月,何旭對賽事籌備與舉辦的緊張忙碌記憶猶新。“高山滑雪項目賽事籌備之複雜,堪稱冬奧之最,對場地、設備、人員安排等要求極高,每一個細節都關乎運動員的安全與比賽的公平公正。”他感慨道。從賽道的精心雕琢,到人員的周密部署,再到競賽流程的反覆演練,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着無數人的心血與汗水。

  談及最難忘的經歷,何旭提到了那次競賽日程的調整。“高山滑雪項目受天氣影響極大,尤其是風速,直接關係到運動員的人身安全。”他回憶説,“那次,因為天氣原因,賽程已經多次調整,但新的窗口期遲遲未現。前一天的氣象會商會上又傳來不利消息,第二天風力較大,比賽面臨延期。作為競賽辦公室的一員,我負責賽事資訊的溝通聯絡,從清晨5點半抵達場館開始,便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時刻關注天氣變化與賽事動態。”

  最終,在百米級、分鐘級天氣預報的精準支援下,山地運作團隊採取雪地摩托運輸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國內技術官員在寒冷的雪道上超時長清理維護賽道,與其他業務領域通力協作,終於抓住風力減小的短暫窗口期,爭分奪秒地完成了當天的賽事。“那種在極短時間內承受高壓、神經緊繃,為了實現共同目標齊心協力、忘我投入的感覺,至今仍然刻骨銘心。”何旭動情地説。

  冬奧會的歷練,讓何旭積累了豐富的高山滑雪賽事組織經驗。冬奧後,他積極參與2023-2024年延慶區系列冰雪賽事的服務保障工作。在他看來,這些賽事雖規模不同,但對專業性和安全性的追求卻是一致的。“無論是冬奧會還是世界盃,都必須嚴格遵循國際雪聯的賽事規則,從賽道準備到運動員報名、食宿交通,再到比賽過程中的突發情況應對,以及頒獎儀式的順利完成,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需要隨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同時,他也指出了兩者之間的不同:“冬奧會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冬季運動會,其關注度和影響力無與倫比,涉及的國家和地區眾多,賽事組織體量更大、服務標準更高、協調事項更多,不容有絲毫紕漏。而世界盃賽事則更側重於賽事本身,參賽運動員相對較少,但在賽事緊湊程度和對運動員競技狀態的關注上,兩者是一致的。”

  從冬奧會開幕至今,何旭見證了延慶高山滑雪賽事舉辦能力和水準的全方位提升。“後冬奧時期,延慶區在硬體設施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雪場建設和維護技術不斷進步,為運動員提供了優質的賽道。”他介紹道,“在軟體方面,賽事組織團隊的專業素養大幅提高,通過參與國際賽事,我們學習到了專業的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在賽事流程優化、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而且我們的志願者服務也越來越成熟,能夠為賽事提供周到、細緻的支援。”

  談及現在在政數局的工作,何旭表示,雖然看似與高山滑雪賽事關聯不大,但實際上道理是相通的。“冬奧會以運動員為核心,政務服務則以群眾為中心。”他説,“冬奧會培養了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應對複雜問題的能力。在政數局,我們經常要處理跨部門、綜合性的工作任務,這就需要和不同科室甚至不同單位的同事密切配合。同時,就像在冬奧賽事組織中各業務領域要協同作戰一樣。而且,那種追求極致、注重細節的工作態度,也被我帶到了現在的工作中。在為辦事群眾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條件時,我會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確保工作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展望未來,何旭對延慶高山滑雪運動的發展充滿期待:“現在延慶擁有冬奧級別的雪道,群眾基礎越來越好。將來,除了延慶籍貫的競賽組織參與者外,我更希望能有延慶本地走出來的高山滑雪專業運動員,在高山滑雪中心的賽道上馳騁。”

  何旭的經歷是眾多冬奧參與者的縮影,他們將冬奧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為冰雪運動的持續發展貢獻着力量。相信在他們的推動下,高山滑雪運動在未來將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後冬奧時代的冰雪篇章也將書寫得更加精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