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河大橋東側,新華街道盛業家園社區旁,一個罩在工地上的巨大白色“氣球”總會引得不少行人多看幾眼,但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近日,為解答居民疑惑,盛業家園社區聯合中鐵十六局施工方,邀請了轄區50余名居民探訪“大氣球”,了解城市副中心如何打造低碳高效、生態優美的綠色之城。
居民們在工地外戴上安全帽,聽工作人員講解完注意事項後,便有序進入到“大氣球”內部,一進門大家就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住了。“大氣球”又高又大,裏面一座座大型塔吊正在工作着。
“我們正在進行的是通州區新增海綿城市工程的施工,大家看到的‘大氣球’實際是罩在工地上的‘氣枕式’充氣膜,這是目前全市跨度、面積最大,首例應用於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氣膜’。”通州區海綿辦負責人陳博介紹,“因為施工場地距離居民區很近,這是為了解決防塵降噪等一系列問題而設的,能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工程完工後將大幅減少區域污水溢流入河的次數,解決運河沿岸地區極端降雨天氣下河水倒灌和內澇積水問題。”
“這工程什麼時候完工呀?”“這是怎麼凈化污水的?”“這是在地下還是地上呀?”參觀過程中,居民們好奇地拋出一個個心中的疑問,並拿出手機拍照。“今年汛期之前投入使用。”“入水口有一套凈化的設備,達到排放標準才會排進大運河。”“這個泵站在地下,地上是城市綠化。”工程負責人耐心解答着居民們的問題。
“真厲害啊,這‘大氣球’進來一看真是大,確實在外面一點噪音都聽不到,這工程完工後,7、8月份下大雨也不怕了!”居民張女士興奮地説。
陳博介紹,新增海綿城市項目玉帶河大街防澇泵站及蓄水凈化池主體結構近日已順利封頂。玉帶河大街基坑氣膜於2024年5月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創下北京市基坑氣膜措施的“三個之最”。一是規模最大,氣膜長165米、寬80米、高37米,氣膜內最大凈高差達60米,氣膜展開面積達21000平方米。二是發揮效益最高,是北京首例採用斜向網狀鋼纜固定,也是全國首例應用於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氣膜,從項目啟動到項目完工,都是在氣膜內實施完成,最大程度減少了施工對周邊的影響。三是氣膜內施工作業最複雜,是北京首例在基坑氣膜內進行塔吊作業的工程,同時基坑開挖、材料加工、主體建設等所有工序全部在氣膜內完成。玉帶河大街防澇泵站及蓄水凈化池工程通過氣膜措施不受雨雪天氣影響,實現全年無停工,將原本一天可作業5至6小時提升至24小時具備施工作業條件,減少揚塵顆粒70%以上,噪音減排達80%以上,同時冬季氣膜內溫度適宜,有效減少了冬季施工混凝土凝固時間,計劃工期由2025年底主體完工提前至2025年1月主體完工,極大縮短了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