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新城蓄勢騰飛、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城鄉面貌展露新顏、民生畫卷底色更暖……2024年,大興區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發揮改革創新引領作用,105個重大項目接續開工,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0.4億元、增長5%;固定資産投資達835億元,經濟發展呈現了全線翻紅、昂揚向上的嶄新勢頭。
臨空經濟區步入大建設與大發展並舉新階段
冬日碧空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宛如金色鳳凰,熠熠生輝。
投運五年來,樞紐能級起勢攀升,新增航線36條,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900萬人次。聯動“新兩翼”實現196項事權跨省通辦,京雄、津興城際加密來往頻次,帶動空港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36%,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37.4%、增速全市第二。首新地服等4家民航新星入區發展。
改革如弈,大興區對準焦距,精準落子臨空産業。
依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興區正打造“臨空産業高品質、城市規劃高水準、配套服務高能級”的現代化航空城。錨定國際化、高端化、服務化,備受關注的臨空經濟區已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步入大建設與大發展並舉新階段。全國唯一跨省綜保區全域封關運作,民航局相關機構攜手建設的民航科創基地重磅落地,國際航空總部園、再生醫學産業園等項目加速建設,臨空經濟區拉動投資保持百億強度,成功躋身全市重點産業集聚區。開放勢能不斷集聚,面向國內外推介100萬平方米高品質産業空間,2024年帶動實際利用外資4000多萬美元,臨空經濟區已成為大興區凝聚各方資源、推動開放突破的關鍵發展平臺,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嶄新十年闊步前行。
築窗口、促協同。新的一年,臨空經濟區將努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加速崛起生機勃發航空新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力促機場衛星廳開工建設進程,織密國際航線網路。推動數據跨境高效安全流動,爭取一批創新政策落地實施。聚力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産業,夯實跨境電商特色優勢,加快一批專業物流服務項目落地。引入天壇醫院國家醫學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國際消費樞紐和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確保非保稅物流區公共庫等重點項目開工開工,實現國際航空總部園等專業園區竣工,跟進完善市政服務設施建設,大興機場滯洪工程二期具備防洪能力,部分市政道路具備通車條件。
千億級産業生態鏈條基本完備 新質生産力穩步發展
這一年,大興區錨定新興産業,系統推進創新。圍繞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大興區正在重點打造臨空産業、生命健康、先進製造等千億級産業集群,重點培育氫能源、數字經濟、商業航太等優勢新興産業,集群發展勢頭強勁,國際化水準全面升級,在産業發展上曬出亮眼“成績單”。
聚合生物醫藥大生態,“中國藥谷”獲評“2024年中國特色生物醫藥産業優秀園區”,中糧·達瑞興生命健康産業園入選“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優秀項目。首都醫科大學動土開建,12個特色“園中園”串聯現代化産業鏈,國際生命健康口岸、綜保區GSP庫築強國際化供應鏈,細胞基因治療CDMO等百餘家公共服務平臺織補特色化創新鏈,片仔癀等10家鏈主企業紛至遝來。
搶佔氫能領域制高點,引領京津冀氫能示範三年任務超額完成,氫能“制儲運加用”生態閉環初步成型。牽頭制定燃料電池模組安全等國家標準,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品質檢驗檢測中心建成亮相,北京市氫能産業創新中心獲批成立,帶動全區氫能企業增至228家、産值增長90%,氫能示範區斬獲國家級“綠色低碳示範園區”稱號。
闖出數字經濟新路子,加速“北港南岸”服務數據跨境流動,全國首創數字經濟出海基地和“數據合規港”,臨空經濟區建設“國際數據口岸”,率先打通外資企業數據出境“綠色通道”,形成多個跨境電商、人工智慧、跨境清算、徵信查詢等場景全國“首例案例”。吸附85家新一代信軟規上企業集聚大興。
前有梧桐樹,後引鳳凰來。大興區以服務“優商”換環境“贏商”,2024年大興區營商環境評價三年三連跳、晉陞全市第二,高品質發展評價蟬聯平原新城第一。當好“店小二”,建設北京市唯一“企業服務創新示範區”,打造既“親”又“清”的一流營商環境。“億企興”政務服務地圖等2項改革經驗全市推廣。2024年,大興區新增規上企業347家,成功招攬3074名青年英才逐夢大興,一個個不斷攀升的數字,拓展着大興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廣闊空間。
強功能、興産業。新的一年,大興區還將圍繞主導産業、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深入實施“3610”倍增計劃,實現生物醫藥産業基地擴區供地、盤活産業空間。全面升級氫能小鎮,迭代“氫十條3.0”政策,建成全市首座70兆帕加氫站,加速氫燃料電池整車核心裝備項目投産。強化數字賦能,制定數據合規指引,優化數據出海服務。打造新興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等6個示範片區,設立生物醫藥、數字經濟2支專項子基金,形成“投貸聯動”創投矩陣。
建設花園城市 大興新城西片區建設全面起勢
打開圍墻,開放綠地。漫步城市,鳥語花香,讓群眾走出來,就像在自家花園一樣幸福。當前,大興區把改革推向前進,讓城市實現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高品質建設花園城市,促進自然生態空間與城市空間相融合,推動綠色要素融入生活,讓百姓享受到觸手可及的美好。
大興新城西片區迎來煥新蝶變,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大興區發展的璀璨明星。大興新城西片區涉及7個村,4545戶。大興區首次創新“先建後遷”模式,截至目前,178萬平方米安置房已全面封頂。聚焦“京雄戰略新節點,産城融合新典範”定位,將“西片區”開發建設與生物醫藥産業基地擴區、新城核心區升級改造等一體化提升。最大化發揮軌道交通的帶動效應,通過軌道線路和軌道站點,打造産城融合高能量生活圈。
未來這裡將成為“河畔花園 永興之城”。規劃公園綠地面積220公頃,每人平均綠地面積22平方米,具有極高的“含綠量”。目前已啟動“三大公園”綠心聯通建設,加速永定河、小龍河、念壇河湖三大水系交錯環繞、沿岸升級,“一城綠色半城水,百業繁榮萬戶興”的大興畫卷徐徐展開。
大興區在重塑融合城市面貌的同時,城市發展活力也不斷迸發。牢牢把握首都平原新城高品質發展新機遇,下大力氣開展城市更新,統籌城鄉、産城雙融合,以繡花功夫深化城市治理,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匠心塑造精品城區,172個城市更新項目加快推進,60個老舊小區、69條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
優功能、提品質。未來,大興區還將以宜居理念打造全域美景。促進城市空間與花園形態有機融合,編制花園城市建設策略,發佈濕地植物圖譜,重塑以“大尺度+微迴圈”為支撐的城市生態肌理。不斷優化公園管理服務,促進公園綠地開放共用,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行路享蔭、四季賞景。
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鄉村煥發新氣象
“特好,特敞亮!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面朝南的落地窗。”2024年12月15日上午,陽光把三層別墅照得通透明亮,北京市大興區安定鎮前野廠村的村民走進新房,臉上挂着止不住的笑意。當天,大興區安定垃圾填埋場周邊綜合治理異地遷建項目東片區交付,1125戶村民喬遷新居。
安定異地遷建東片區1125戶村民喬遷新居、舊宮南街3140戶村民住新房、西紅門大白樓1195戶村民住上“小洋樓”、龐各莊鎮入選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據了解,大興區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首批14個“一鎮一村”農村集體經濟新樣板。圍繞村美、業興、民富,造福農民群眾,打造北京特色的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
深入推進改革,聚焦綠色轉型,讓農民獲得感變實。大興區還將做細做優農文旅融合發展,將京南藝術中心打造成北京文化新地標,讓群眾享受高品質的文化藝術成果。依託北京野生動物園,加快建設集旅游、休閒、商業、娛樂、服務於一體的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區。圍繞“一軸兩帶三區”總體思路框架,深度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底蘊,顯化“南中軸延長線”上南海子文化遺産價值,推出龍河、鳳河文化帶“民宿+旅游”網紅路線。加強農業科技資源導入,加快科技創新主體培育,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爭創5個市級示範“花園村莊”。
67條通學公交保障孩子上學路 解決38萬件群眾“心頭事”
建成全市首個“家門口”智慧就業平臺,勞動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智慧化精準就業服務;清華附中、中關村三小等5所市級名校簽約落地,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2024年大興區堅持人民至上,聚焦“七有”“五性”,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為中心、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高效辦成21件民生實事,“七有”“五性”綜合排名全市前列、21項指標全市第一。67條通學公交保障孩子上學路,38萬件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幹的事”。
“到府服務也一年多了,我對他們真是挺感激挺滿意的,原先我老走不出陰影,工作人員小賈經常來開導我,陪我聊聊天,心情好多了。”呂清濤阿姨説。呂清濤是大興區泰和園一里驛站簽約的基本養老服務對象之一,驛站每週都會為老人提供到府理髮、代買代辦等老人需要的服務。
這是大興區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機制、構建多元養老服務格局的一處縮影。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大興區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和“老老人”問題,全力做好統籌規劃、監督管理、服務保障和市場激勵工作,不斷促進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老老人”線上體檢系統實現全覆蓋,區級養老服務示範中心建成亮相。
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大興區把老百姓牽腸挂肚的教育、醫療、托幼、居住等“關鍵小事”當成“心頭大事”。首個國家部委直屬職業大學開校辦學,建設5所學校,補充學位2760個。加快推動3家醫院規劃建設,建成全區首家網際網路醫院,異地在興就醫全面打通實時結算。“小小孩”托位數增至3546個,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7477套。
辦實事、惠民生。新的一年,大興區將努力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新建3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確保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如期開學,新增學位2880個。依託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優質資源,深化區域醫聯體建設,推動醫療服務能力提質增效。